碧水蓝天新画卷 青山净土满铜都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陈婷)“十三五”以来,我市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和企业环保升级改造,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初冬的金湖生态园,岸边树木葱茏,碧波荡漾,水鸟翩跹。曾经,这里遍地“五小”企业,黑烟浓浓、垃圾成堆,水黑气臭的尾砂矿废弃地,群众反映强烈。如今,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这里摇身一变,成为水清、岸绿、土净、景美的“网红打卡地”。

“经过修复治理后,周围的空气变好了,水也变绿了。”金湖街道石花村村民柯昌炎说,这里从尾砂库变成生态园,给附近的居民打造了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16年,我市启动重大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按“领导小组+指挥部”机制,组建金湖生态园建设指挥部,建设集“休闲、观光、游览”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修复示范区。昔日工矿废弃地实现华丽转变,吴公旦水系出水达到3类水质,周边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金湖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干部石香玲说:“金湖生态园建成后,还配套建设了周边村、社区的二、三级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将生活污水全部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如何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身边环境质量的提高。“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进长江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继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7日,走进实美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污水处理设施。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五年来,企业先后投入3千多万元对熔铸车间炉体结构、熔炼燃料、氧化喷涂、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环保改造升级,实现了废水废气达标排放。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节能减排成为新时尚,转型升级更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湖北力合环保建材公司五年来共投入环保改造资金600多万元,通过引进先进除尘除噪设备,大大改善了周边空气质量。企业还实施厂区道路硬化、植被绿化工程,提升了形象,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环保投入是一笔经济账,企业投资大,回报更大”,该公司总经理吴联明说,“我们虽然投资600多万元对环保设施提档升级,但效益逐年提高,在环保督察期间也能正常生产,大大增加了公司产能”。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拆除淘汰新冶特钢2座220m3高炉,拆除22家模具钢企业66台中频炉;推进2家钢铁、3家水泥、22家模具钢、17家铝型材企业环保设施改造;90家企业完成“散乱污”综合整治,110家企业通过环境整治达标验收。

数据显示,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20年10月底,城区空气优良天数267天,优良率为87.5%,较去年同期上升17.1%。其中,pm2.5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较同期下降23.8%。重点流域河港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大冶湖、保安湖稳定在三类水质,全市11条港渠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在三类水质,市域内已基本消除了劣五类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区,启动了万亩农田土壤治理项目,争取国家治理专项资金近2亿元,形成了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先试”的大冶模式。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奋进新时代,我市将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努力打造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净土常在的美丽大冶。

责编丨罗仲楷

主编丨周春明

总编丨吴海燕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