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群众有需要,好事我会一直做下去”——记“中国好人”张友才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鑫 文/摄)“平时要多注意身体,有什么事找我,我一定来帮忙。”5月4日,张友才两手提满慰问物品,来到困难户黄治民家,践行他“凡空巢老人一月一见面,一年一慰问;凡特困家庭一季一走访,半年一慰问”的承诺。

在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马石村“爱心中转站”内,一说起张友才,老人们无不交口称赞。今年73岁的张友才,是一名老党员。2008年,退休还乡的他被推选为村党员群众服务点联络员,2013年,他自费近30万元,创办了面积800余平方米的马石“爱心中转站”。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3月“中国好人榜”,湖北省共有5人上榜,其中张友才榜上有名。

积小善成大爱

马石“爱心中转站”按功能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域。左边是残疾人工疗辅助车间,右边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往前走是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二楼有供大家中午休息的床铺。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旁边的一间屋子,就是张友才工作的地方。

“我刚开始创办‘爱心中转站’的时候,主要是想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张友才说,“爱心中转站”的建立,确确实实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湾组道路的建设、门前路灯的维修……等等,一件件事情得到回应、最终解决,切实架起了党群之间的桥梁。

一晃八年过去了,“爱心中转站”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上到90多岁的孤寡老人,下到几岁的稚嫩孩童,亦或是身有残疾的乡邻,只要谁家有困难,张友才都会帮一把。在一次走访中,他发现马石村及附近几个村好多残疾人具备劳动力,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经济来源。为了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的问题,他创建了残疾人工疗辅助车间,骑着自行车四处寻找适宜残疾人工作的项目。

最终,他与区·镇上的一家编串珍珠、首饰的公司达成协议,张友才骑着自行车将珠子、线这类原材料带回来,交给残疾人进行手工串联,销售所得全部作为工资发给他们用于日常生活,让行动、语言交流不便的残疾人在家里也能轻松挣钱。不仅如此,张友才还为他们提供中餐以及中午休息的地方。“既然把他们交到我手上,我就要负起责任,保证他们的安全,让他们能自食其力。”

村民黄治民说:“我身体不是很好,张师傅经常来看我,总会带点米和油,我有什么事也会找他帮忙,他很热心,我们都感谢他。”

面对村民的称赞,张友才连连摆手道:“我也没做什么大事,只是尽自己所能罢了。”

骑单车宣讲党史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把大家组织在一起,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张友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组织村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今天有活动,学习党史,没事去听听啊。”“今天讲的是我们还地桥11名烈士的故事,一定要来听啊。”骑着自行车,张友才一路走、一路动员。在他的号召下,70余名村民参加了此次党史宣讲活动。

村民江阿姨听到动情之处,不禁落下了眼泪:“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要是今天没来,我都不知道马石村发生过这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回去之后,我要把马石村的故事讲给儿子听,把先烈们的伟大精神传承下去。”

张友才经常手里拿着一本书,骑上自行车在村子里转,哪里人多就在哪里停下来,也不用做过多的准备,靠着自行车就开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好人好事,引导村民拥护党,为村民送上“精神食粮”。

在张友才的努力下,“爱心中转站”为村里的老年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可以聊天、唱歌、跳舞、下棋、学习的公共休闲娱乐场所。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能为大家做点实事,我很开心。只要群众有需要,好事我会一直做下去。”

责编丨罗仲楷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作者:大冶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