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2022年文明提升行动方案》解读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魅力,更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天蓝地绿新大冶

近年来,我市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扎实开展各项文明创建工作。通过认真检视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弱项,进一步查漏补缺狠抓细节、立行立改注重实效,确保监管不留盲区、统筹推进不断完善,推动文明创建由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

2022年,我市将全力推进文明提升行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人文魅力、发展活力,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推动大冶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

完善体制机制 扎实推进工作落实

健全高位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委统一领导、市委文明委统筹协调、部门包保、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指挥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文明创建工作,采取拉练交流、定期指导、暗访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协调推进突出问题的整改。

健全工作包保机制。深入推进各创建领域、测评点位的全方位包保机制,深化巡查执法、管理、服务网格化,实施人员、责任、标准“三到位”,把创建一线工作人员“钉”在一线,见人见效,实行无缝化、精细化、量质化管理。

健全常态化考评机制。建立健全“1+N”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考核考评机制,运用创建中心日督查、行业月自评、第三方季测评等方式,实行“月考核、月通报、月排名”,倒逼创建工作常态化、精细化。

群众畅谈文明生活

补强城市短板 深化创建提质增效

——实施市容秩序整治行动。市城管执法局制定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城市管理导则,出台市容管理、环卫保洁操作细则,落实精准精细监管,建立卫生保洁、市容秩序管理等督查考核机制,通过加强日常督查,实施月度考评,严格奖惩兑现,规范城区“三定四有五到位”城市常态化管理。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市容秩序管理机制体制,坚持严管重罚、即查即改,全面推进城区“禁鞭”“牛皮癣”、废旧物资收购联合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建筑立面、户外广告、停车秩序、违法建设、油烟噪音扰民以及市容秩序“十乱”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城市全领域环卫保洁质量,还原道路本色,实现垃圾分类规范、清运及时,确保公共场所秩序良好、管理有序。

——实施功能设施达标行动。市城管执法局制定园林绿化管养、市政设施维护城市管理导则,出台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管养维护工作规范,建立市政设施维护管理考核机制,全面补足修缮人行道路、绿化设施、交通设施、空中线缆、户外广告缺失破损等城市“短板”。落实动态管理办法,加强巡查监管和违法行为打击处置力度,快发现快整治,做到“问题整改不隔夜”。

——实施交通秩序提升行动。继续推进城区“行车难、停车难”专项治理行动,按照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原则,发挥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实施城区“智慧停车”管理试点,建设中心城区智慧停车运营系统;开放和新建一批停车场,建设人行天桥(地下通道)1-2座,增设停车泊位不少于7000个,有效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实行路面包保,在城区主次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和车流人流密集区域,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纠违率,加大各类行车违法违章行为的严管重罚,缓解城区“行车难”问题。开展车辆非法营运和超载抛洒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黑的”“摩的”非法载客、聚堆揽客、违规改装、不戴头盔等现象,力争2022年电动车上牌率达到95%以上,城区上路电动车司乘戴头盔率不低于70%,城区无“黑的”“摩的”。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推行“交通执法志愿体验岗”角色互换体验,提高市民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全面提升交通秩序。

——实施居民小区物管提质行动。市住建局出台《全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制定住宅小区物业行业管理工作规范以及差异化物业服务收费指导标准、物业服务“红黑榜”管理试行办法等制度,建立“党建引领、行业监管、属地负责、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2022年底各乡镇、街道全面组建物管指导机构全覆盖,探索成立“公益性物业服务实体”,打造一批“物管先锋”,2023年底具备物业服务条件的自治小区物业化率达到70%,且物业专业化服务占比率达到35%。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底完成全市旧改任务的50%,2023年前完成70%以上,补齐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提升小区综合管理水平,居民对服务管理满意度100%。

——实施城市空中线缆整治巩固行动。市城管执法局出台《大冶市城市空中线缆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各负其责、划块牵头、快速处置、齐抓共管”的原则,逐年分步推进线缆综合治理行动。2022年起所有新建小区必须统一规划建设线缆管廊,新建线缆同步入地;老旧改造小区要因地制宜设置线管、桥架等,对不规范线缆统一入管或捆扎,完成城区“三纵七横”主次干道和农贸市场、医院、学校、商场超市等重点区域周边线缆捆扎、清理工作。完善审批、整治、巡查和监管制度,加大对私牵乱挂线缆行为的严管重罚。

——实施校园周边环境净化行动。全力提升校园周边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管理水平,2022年具备条件的学校要科学增设学生离校分流通道,引导学生家长车辆分流接送,缓解学校周边拥堵问题。要常态化、精细化、科学化开展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实现学校门口周边交通秩序、市容秩序及校园周边综合环境优良。

——实施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创优行动。建立“一场一专班”常态化管理机制,由属地街道牵头,商务、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各负其责,全面落实市场内外管理责任主体,常态化开展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大冶商城、墈头片区综合改造,全面开展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确保设施齐全完善、运营环境良好、管理秩序有序,市场内外创建对标达标。开展农贸市场外活禽售卖行为专项整治,2022年力争城区实现活禽集中售卖、集中屠宰,白条上市。

——实施文明养犬倡导行动。市公安局出台《大冶市养犬管理办法》和整治方案等文件,强化舆论宣传、登记办证、检疫检验、集中整治、依法查处等措施,常态化开展犬类规范管理专项工作,努力使市区犬类管理工作实现“五个百分之百”(犬只登记率、建档率、圈(栓)养率、免疫率和野犬、未登记免疫犬收容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和“两个基本杜绝”(基本杜绝公共场所违规遛犬和犬粪随处可见的现象,基本杜绝犬只扰民、伤人、致人狂犬病死亡事件)。

——实施文明村镇创建创新行动。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出台《大冶市文明村镇创建提升行动方案》,实现文明村镇创建全覆盖。重点围绕“国道”“省道”“市道”路边村、传统古村、文化民俗村、红色景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操办婚丧事宜报备登记制度,大力推进婚丧礼俗试点改革,倡导节俭、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助力行动。以“开山斧”“铜都魂”为切入点,开展“城市精神”宣传语征集评选活动,弘扬创新、进取的新时代大冶精神。以“七个一”为抓手(创作一批文艺精品、绘制一张精品旅游地图、建设一个文化综合体、推进一批重点文旅项目、举办一批体育赛事、办好一批节庆活动、挖掘一批非遗文化遗产),扎实推进荆楚文旅名县创建。擦亮“湛月欢歌百姓大舞台”“铜都欢乐大舞台”广场文化周等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开展文化村村行、戏曲进校园、送戏下乡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打造多彩群众文化活动。深度挖掘“鄂文化、青铜文化、红色文化、匠心文化”四个特色文化,积极推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公园、东港公园古建文化馆等项目建设,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持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殷祖古建为龙头,大冶石雕、湖北觉辰、大冶刺绣、铜都雕塑为支柱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打造“文化厚重”城市。

小小志愿者搀扶老人过马路

强化素质提升 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按照“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要求,广泛开展传播党的理论、弘扬时代新风、推行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平常百姓家。做实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群众最现实关切,开展邻里守望、扶弱助残、亲帮亲、邻帮邻等有活力、接地气的志愿服务活动。完善“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服务百姓生活、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培育一批大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标杆项目”,推选一批黄石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创建,打造一批湖北省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争创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深化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实施“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评比”活动,完善“5+11”系列文明创建工作体系,以推进文明城市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五大文明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十星级文明户”“文明社区”“文明窗口”“文明景区”等11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撬动全社会参与文明创建,形成群众成为创建主体的良好氛围。2022年重点关注文明创建过程中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和喜闻乐见、展现地方特色的创建工作和活动,按照“创新机制、创意试点、典型示范”要求,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商街自治、小区共治、公共秩序管治以及道德楷模(好人)评选、移风易俗等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打造一批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全力争创省级、国家级荣誉的标杆项目。

深化宣传教育引领活动。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平台,以专题宣传、电视问政、媒体曝光等方式全方位宣传创建工作动态、创建正反面典型等,推动创建高效务实。广泛开展公益宣传,通过广泛规范设置景观小品、文化展示墙、宣传展牌等富有大冶元素、部门特点的各类公益宣传广告,积极营造浓厚的精神氛围。广泛开展道德楷模、“大冶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四个最美(佳)”、“城市精神”征集、“十大文明善举”、“十大红色故事”、“十佳文明街巷”、“最美城市保姆”等评选活动,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编丨金子茵

编审丨范先浩

总编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作者:大冶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