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程长珠)“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3月6日,惊蛰,春光明媚,万象“耕”新,站在大箕铺镇广袤田野上,放眼望去,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的繁忙景象。
“一批苗”关乎着“一季菜”,泥土中泛出的片片新绿,是乡亲们新一年的希望。
人勤春来早 农时催人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大箕铺镇春耕备耕生产拉开序幕,美丽的大地上,随处可见村民群众翻地追肥、春耕春管的身影。
浇水
记者走进秀美的东角山下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这里一派繁忙景象。在有机蔬菜基地育苗大棚里,工人们分成两组,一组工人正在将一粒粒种子小心翼翼地种在一个个装满营养土的育苗盆里,一组工人正在向刚种好的种子育苗床喷水,忙得不亦乐乎。
“这栋育苗大棚培育的主要是黄瓜、西瓜、辣椒等8个品种共10万多株,是为3月底4月初露天大春播准备的。”鑫东公司技术总监马文斌向记者介绍道。
不远处,是连片的蔬菜温棚,大棚里,番茄、苕尖、辣椒、笋瓜等各类蔬菜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向人们传递出春天的气息。
育苗
“现在天气变得暖和了,每天中午,要掀开棚膜,让瓜苗晒晒太阳。同时,一定要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在育苗大棚里,大箕铺镇农技专家与鑫东相关负责人一边察看瓜苗生长情况,一边亲切地交谈着。
铁牛“闹”春
室内暖意融融,室外热闹非凡。在鑫东露天蔬菜种植基地,两台“铁牛”正在“闹”春耕。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两台大型旋耕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没过一会儿,一大片土地被翻整一新,静候日后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据了解,连日来,大箕铺镇农技专家纷纷深入田间地头,以包垄畈、包种植基地的方式,进行全面的技术服务与指导。目前,全镇5000亩蔬菜基地已基本完成育苗和翻耕工作。
农资储备足 春耕有保障
春季是蔬菜育苗的关键时期,也是种子、化肥等农资使用的高峰期,做好农资储备工作,对稳定春耕生产,夯实全年农业丰收基础十分关键。
移栽
当日下午,在大箕铺镇黄连畈大冶进军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春意在翻耕过的田里弥漫,几十名村民分工明确,或起垄移栽,或除草施肥,或播种育苗,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些天,我们已经栽下西红柿、西葫芦、包菜、莴笋等绿色蔬菜,现在正在播种育苗的是豇豆、南瓜、小白菜、上海青。公司整个春耕种植面积800余亩。”这时,正在同工人一起忙碌的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有鹏向记者介绍,“现在春耕备耕很方便,打个电话农资就能送货上门,产品质量有保障,更不会耽误农时。农资的顺利采购为春耕备耕节约了大量时间,我能将工作重心放在基地的生产上,为即将开始的春耕生产做更充分的准备。”
大箕铺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吴运华介绍,“近段时间我们的工作以田间指导和农资储备为主。我们中心的工作人员明确任务分工,一组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来到群众身边,指导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检查蔬菜秧苗生长情况,为全镇春耕备耕保驾护航;一组人员负责统筹协调调度农资储备情况,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畅通农资运输通道,积极引导农民提早备足备好春耕物资,切实保障春耕生产。”
搭建大棚
目前,该镇农资供应充足,共储备了化肥300余吨、生物有机肥40吨、农膜20吨、农药10吨、种子10万斤,确保全镇春耕备耕工作顺利推进。
政府扶持力度大 农户发展干劲足
近年来,大箕铺镇以实施产业强镇项目建设为抓手,把蔬菜产业发展定位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推进蔬菜全产业链建设,全力打造“蔬菜强镇”、武汉“菜篮子”工程和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标杆。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做好春耕备耕不仅直接关系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钱袋子”,更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大箕铺镇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立足“早”字,做到生产计划早安排,技术推广早部署,增产措施早落实,技术服务早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发动,确保春耕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农业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打好坚实的基础。
蔬菜大棚连成一片
为支持蔬菜产业发展,大箕铺镇已出台《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实施鼓励种植蔬菜奖补政策,并配套“三通一平”政策,对经营设施农业的经营主体,纳入该镇产业强镇专项资金奖补范围;利用政府专项债资金全力促进蔬菜产业发展,总投资7400万元,打造集蔬菜物流冷链、仓储、展示、示范、科普、育苗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引导经营主体积极申报大冶市蔬菜产业链专项奖补资金,让奖补资金落到实处,吸引更多的经营主体来该镇投资投产。
“春风含笑柳如烟,最美人间三月天”。在这片美好的春光里,大箕铺镇抢抓农时,发展蔬菜产业,将瓜果蔬菜的种子播撒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静待“果蔬香里说丰年”的喜悦。
责编丨璩 靓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叶 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