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高质量发展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既是新发展理念对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发展的根本趋势。

2019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湖北省积极响应,率先行动,印发《关于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意见》,部署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

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实现新发展。近年来,大冶市把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作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抓手,紧密围绕“优布局、强生态、助产业、惠民生”的整治目标,计划投资总额约350亿元,创历史之最,全力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建设。

思想“破冰”引领治理“破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同一空间上,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并存,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难以完全解决综合问题。

因此,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实现高起点布局、高标准推进。

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保安项目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大冶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8次会议专题研究。会上,大家认为,大冶的河港密布、水系发育,境内有大冶湖、梁子湖、富水三大水系和大大小小近百个流域,能否把“全域”和“流域”治理有机融合?

经过一次次热烈讨论和思维碰撞,大冶市逐渐摸索出在流域综合治理背景下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新路径,形成“抓全域国土综合治理就是抓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抓全域国土综合治理就是抓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抓全域国土综合治理就是抓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抓全域国土综合治理就是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先进理念,共同推进“五水共治”“六湖联通”、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七网联动”,实施一盘棋谋划、全项目推动。

与此同时,大冶市印发《关于调整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的通知》《关于成立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指挥部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指挥部领导小组组织结构,为推进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金牛河(灵乡段)小流域治理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在大冶市金牛河(灵乡段)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抢抓晴好天气在河道两旁的生态砖上播撒草籽。

据了解,金牛河是高桥河一级支流,属梁子湖水系,系五级流域单元片区,全长32.4公里,发源于刘仁八镇马桥场,途经灵乡镇毛铺片区,汇入金牛镇高桥河。金牛河(灵乡段)作为承上启下重要节点,该小流域片段全长3.7公里,沿线流经曹铺、芭山、毛铺、张河、西畈李等6个村。

去年5月份以来,大冶市投资5400万元,对该区域内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粮食安全进行系统综合治理,目前,基本形成河道通畅、污水自净、交通便捷、农田成片、基础设施齐全、环境干净整洁、农旅产业有机融合的良好局面。

“金牛河(灵乡段)流域治理就好比‘一根针’,串起流域周边新农村建设、文化旅游、农业发展等‘千条线’,绣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大冶实践”,大冶市始终以《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筛选出金牛河(灵乡段)、红卫港、保安西港、罗家桥大港四个小流域为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化、项目化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目前,大冶市已完成水网整治项目12个、田网整治面积2.6万亩、路网整治项目88个、林网整治项目3个、线网整治项目13个、人居网整治项目17个、产业网整治项目28个。

行动“率先”推动试点“领先”

高新区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再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园)

2022年,大冶市被纳入全省市(县)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地区,其中: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额约283.13亿元(含远期规划125亿元);大冶市临空区·还地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纳入部、省“双试点”,总投资26.66亿元,规划子项目55个;大冶湖高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纳入省级开发区试点,总投资40.46亿元,规划子项目49个。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需要强大的资金做保障,大冶市积极采用多元化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通过市财政投入、上级补助资金(涉农资金)、社会资本投资等三个方面进行融资。

截至2023年底,我市共获批5个乡镇项目,总投资额123.52亿元,已完成投资额56.16亿元,融资授信62.2亿元,到账资金32.75亿元。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融资额在全省试点地区排名第一,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大冶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临空区·还地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推进中,该区·镇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向国家政策性银行一次性贷款20亿元,激活“一池春水”。同时按照《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临空区·还地桥镇莲花洲水生态修复治理

临空区·还地桥镇莲花洲原来是一大片荒废的鱼塘和荒地,通过进行水生态修复整治后,现在已变成一块块的标准化的高规格农田。

关键就在于“化零为整”,就是把原来零散的土地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种植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现如今,农田由散成片、由小变大,整出连片“好丰景”,每亩粮作物产量达1200斤,成效显著。

目前,莲花洲水生态修复治理一期已完成项目进度70%,二期已完成项目进度40%,农用地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65%。今年9月前,临空区·还地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可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预计达7000余亩。

与此同时,临空区·还地桥镇积极导入绿色产业,发展“农业+”多元业态,目前已与湖北盛亿天公司签订意向协议书,计划总投资2亿元,将莲花洲片区打造成智慧农业有机生产、自然田园休闲观光、生态农耕研学教育三大产业融合的农旅田园综合体。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盘活存量土地是缓解土地要素供需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高新区博天环保因母公司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未投产,土地和厂房长期闲置。为支持园区重点企业扩产提质的同时有效盘活园区闲置资源,高新区盘活工作指挥部多次协调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三期项目落户事宜,最终融通高科三期项目落户博天环保地块并已开工建设。

近年来,高新区以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模式为目标,坚持“综合利用、分类处置、依法推进”原则,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通过盘活或二次利用存量土地,变土地存量为发展增量,努力让“沉睡”土地“活”起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优质服务助力项目“加速度”。为解决项目立项、审查、验收、评估、监管等环节流程繁杂、耗时长等问题,大冶市印发《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管理意见(试行)》《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子项目建设管理意见》等相关制度文件,按照“三级四方联审”方式,对子项目设计及预算一次性审核到位,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同时,还制定“五张清单”,台账式管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各个子项目,清单式推进建设,实现“步步跟踪,闭环管理”,形成全区域一盘棋、全周期一本账的管理体系。

服务无止境。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技术服务组细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包保各乡镇,每周至少三次现场指导项目申报、手续办理、实施方案编制、子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一对一”指导永久基本农田、林地和城镇开发边界调整等工作,为各乡镇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市、镇两级指挥部开展4期技术专题培训会,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及第三方参建单位等技术人员,围绕方案编制、实施路径等内容进行深入培训,提高两级指挥部及参建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

以“试点”促“示范”,以“一域”推“全域”,大冶市吹响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以点带面、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冲锋号角。

凝聚“合力”增添发展“动力”

小果园、休闲广场、公共厕所……沿着临空区·还地镇黄岗村村委会门前刷黑的道路一路向前,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可谓一步一景、景景动人。

焕然一新的黄岗村

黄岗村位于三山湖畔,是临空区·还地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重点村、全省12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共同缔造试点村。

该村有20个村民小组共2000余人,近年来,该村建立“村党组织+村湾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在综合整治过程中,村“两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贯穿始终,让群众参与每一次决策、每一个行动。

如今的黄岗村,依托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走上了生态宜居的蝶变之路。

整洁干净的金山店火石村

无独有偶,金山店镇火石村试点成立村庄理事会,邀请镇干部、村干部、“土专家”、群众代表参与全域项目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全流程,并作为全省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现场推进会大冶市参观点,将可学习、可复制的“大冶经验”在全省推广。

“现在我们村里大变样,日子过得美滋滋。”在灵乡镇西畈李村,80岁的村民熊金莲一个劲地说“好”。原来村里位置偏僻、环境杂乱,年轻人纷纷外出求发展。自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以来,村里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村民们自发腾出场地建设休闲广场、停车场、篮球场,并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当前,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运用共同缔造方法已启动建设美丽乡村子项目31个,人居环境整治子项目17个。一个个项目,一次次推进,不断盘活存量土地、优化空间结构、提升耕地质量。

灵乡镇毛铺彩虹公路

当前,大冶市共规划二级子项目656个,已完成200个,在建92个,待建364个。大箕铺镇、陈贵镇两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省级评审待批,刘仁八镇、金湖街道两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黄石市级评审,并上报省级待评审。

2024年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关键年、攻坚年、成果年。

大冶市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奋力完成全市项目年度进度30%以上、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目标任务,为大冶市加快建成重要节点城市、冲刺千亿县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贡献力量。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吴海燕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