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经济的多种打开方式·茶】一片叶子唱大戏 探寻大冶茶产业发展之路(三)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周春明 郑甜甜)阳春四月,草木蔓发。随着气温回暖,铜都大地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季。

4月1日,走进我市各乡镇、街道的茶园,可见一排排茶树整齐地“攀岩上山”,满山的春茶翠绿清亮,春风吹过,飘来阵阵茶香,三三两两的采茶女轻挑起清香的嫩芽尖,为第三届“殷祖白茶”文化旅游节斗茶大赛采茶技能比拼不断练习,展现最好的状态,勾勒出一幅春茶采摘忙的诗意画卷。

以节赋能 擦亮品牌

黄金芽

清明节前夕,是春茶采摘的黄金期。走进刘仁八镇东山村仙源生态农业白茶基地,只见千亩茶园里一垄垄整齐的茶树吐露新芽,采茶工人提着茶篓穿行其间,手指翻飞。

“每年到采摘春茶的时候,茶园每天有1000多名采茶工。”基地负责人余昌安告诉记者,“殷祖白茶”文化旅游节即将开幕,基地准备通过节会平台,让茶园的白茶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知名度。

茶叶摊青

据了解,仙源生态农业白茶基地是东山村的龙头茶叶企业,种植白茶面积达1500亩,建有3000平方米加工厂和120立方米的冷藏库,年固定用工和临时用工2万余个,带动周边26户困难户就业,年采摘管护费用240余万元。2023年,该基地采制成品茶8000余斤,产值达400余万元。

茶叶加工车间

“加工车间新添加了茶叶色选机,可以根据颜色、形状和大小等特征对茶叶进行分类和筛选,提高茶叶的质量。”仙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放鸣表示,今年成品茶预计有15000斤,产值可达1000万元左右。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产业,通过举行文化旅游节、积极参与中国(武汉)茶叶博览交易会,以节赋能,擦亮“殷祖白茶”区域公共品牌;以节聚力,努力实现茶产业联动发展;以茶会友,吸引市民游客共同品味“殷祖白茶”的独特魅力。据统计,目前全市有茶叶种植经营主体9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13家,可年产茶叶80余吨,实现年产值1.2亿元。

以茶促旅 融合发展

迎着和睦的春风,不少市民来到殷祖镇江畈村映山红茶园基地,体验采茶、品尝春茶,不亦乐乎。

殷祖白茶

“前两天在手机上看到,这个茶园景色好漂亮,就想着过来品茶、拍照。”市民林敏一边喝着茶,一边感叹,来了之后感觉不仅风景比手机上看的还要漂亮,泡的“殷祖白茶”也很不错,口感鲜醇,喝到嘴里就知道是好茶。

修缮知青遗留的办公、宿舍等旧式建筑,扩建1200平方米知青茶生产车间,新建知青茶研学大楼,铺设知青登山步道……殷祖镇高墙村依托固有的知青文化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太婆尖知青文化旅游中心,将昔日荒废的知青茶场建成如今旅游新热点,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也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以前只听说太婆尖有知青种的茶,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过来,最近天气好正好和朋友过来爬爬山,探寻知青茶园,感受当时知青种茶的艰辛。”市民郑春江说道。

近年来,我市以白茶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设“茶香四溢的致富路”“茶旅观光的风景路”“茶产业环带”,按照“一路一景、连点成片”思路,重点打造了3条共50公里的“茶产业观光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商人和旅客到殷祖买茶、采茶、赏茶、品茶,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交通、住宿等消费增长,展现出“条条大道通茶园、串起珠链农家乐”的发展态势。

以茶助农 增收致富

一片叶子造福百姓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我一天可以采3斤左右,能领100多元的工资。”在金湖街道门楼村白茶基地工作了2年的村民钟雪莲告诉记者,村里发展白茶产业,大家都很开心,可以就近务工,一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今年茶园迎来第一批春茶采收,每天有70多名村民过来采摘。大概可制100斤的茶叶,统一使用‘殷祖白茶’品牌进行销售,预计可增加3万元村集体收入。”门楼村党支部书记曹树贵细细盘算着今年春茶的采摘销售情况。

与钟雪莲一样,今年51岁的陈美桂依托殷祖徐应山白茶种植基地,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我在茶园做事,一天大概有80多元的收入。”陈美桂告诉记者,因为身体不好,前几年还查出有高血压,村里知道她家庭困难,就安排她在白茶基地做些除草、施肥的工作,一年可以增加6000多元的收入,现在日子也越来越舒心。

茶农采茶

“目前殷祖镇万亩茶园可带动3000名周边劳动力就业,按照日平均80元/天计算,仅采茶季节性务工(每年大约在3月15日—4月10日),需支付人工工资600万元。”殷祖镇茶产业链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我市现有茶园面积2.5万余亩,可带动50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人平均年增收达1万余元。

茶山美如画

荒山变茶山,茶山变金山。如今,我市按照“做强示范、做精加工、做响品牌”的思路,坚持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力、一体推进,着力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做大做优做强茶叶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