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通讯员 刘晓)大冶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强引领、优服务、创机制,将基层治理与共同缔造试点等工作一体推进,提升了基层治理工作质效。
一是强引领,固根基,下好治理“先手棋”。坚持在学思践悟中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优化调整治理单元。将全市行政村划分为多个村民小组,社区划分为多个居民小区,治理单元规模更加适度,群众更好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强基层治理力量。选派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到社区实践锻炼,打通了机关服务基层的“隔离带”,拓宽了夯实基层基础的路径。抓实软弱涣散整顿。按照经济部门进“穷”村、涉农部门进“弱”村、政法部门进“乱”村原则,合理配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四个一”整顿专班。
二是优服务,暖民心,绘就治理“同心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在深入调研中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推动治理资源下沉。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下沉到镇村办理,实现网上办,基层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建好用好红色驿站。采取单独建、联合建、连片建的方式,分类建成红色驿站,常态化提供矛盾调解、养老托幼等服务,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广“镇平台公司控股+村集体入股”等发展模式,增强了村级组织自我保障能力。
三是创机制,提效能,激活治理“内动力”。坚持学做结合、查改并进,以共同缔造体制机制创新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创新需求回应机制。整合12345、“互联网+监督”等渠道,打造“民情通”统一诉求处办平台,构建“民呼—我应—我为—民知”的群众诉求处办闭环机制,确保群众诉求有人管、办得好。建立群团组织向下延伸机制。坚持按需下沉,推动群团组织在村(社区)和小组(小区)有效覆盖,建立妇联执委常态联系服务等日常联系机制,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听、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巩固疫情防控常态长效机制。全面系统总结抗疫斗争中加强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建立了“三包一联”机制,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责编丨白 雪
编审丨祝望林
监审丨吴海燕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