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质”与“高质”双向奔赴——中共大冶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侧记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石程曦 冯鑫)金秋将至,万物丰收结硕果;奋楫逐浪,大冶向“新”而行。

9月18日上午,中共大冶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会展中心召开。这是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的重要会议;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是满载收获、逐梦未来的关键节点。

交出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总结成绩,振奋人心。

今年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奋力作为、担当实干,全力以赴兴产业、抓项目、促招商、惠民生、守底线、夯基础、管长远,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大会现场

“大冶积极承接了一批国家、省级改革试点,谋划推进了一批自主改革试点,有效破解了一批发展难题,探索了一批大冶经验,数公基、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共同缔造、网上‘中介超市’、大财政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等多项改革成果在全国、全省推广,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台上言语铿锵、振奋人心;台下目光炯炯、精神振奋。

“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与会代表深有体会。

成绩源于高效落实。持续健全完善经济调度、工业发展、项目推进、督查考评等各领域制度机制,坚持全生命周期理念服务项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保障了重点任务的落实。

成绩源于督考抓手。将重点工作纳入考核,及时跟进督导,及时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力求精准,确保工作重心始终聚焦在追赶发展上。

成绩源于齐心实干。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人大、政协鼎力支持,市直部门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街道和乡镇埋头苦干、狠抓落实,企业聚焦主业、做大做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苦干实干、干就干好的追赶发展浓厚氛围。

成绩的背后,是收获,是奋斗,更是希望和力量。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翻开《中共大冶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一项项改革举措力透纸背,一项项部署要求催人奋进。

在分组讨论和审议中,与会人员紧扣大会主题、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探讨和思考。在聆听中、在讨论中、在思考中,一种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在传递,一种创新求变的共识在凝聚,一股实干争先的干劲在积蓄。

画好路线清晰的“作战图”

刚交答卷,又起宏图。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科学研判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形势,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大抓落实,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不断开创全市改革发展新局面。

“行有方向,干有抓手。”与会人员道出了共同感受。面对事关大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家聚精会神,认真倾听,用心记录。

向“新”而行,提“质”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贺俊表示:“我们将聚焦产业高端集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数智化改造行动,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推动我市传统产业高级化、新兴产业集群化、优势产业品牌化发展。”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吴文胜说:“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符合大冶实际,我们将全面落实此次全会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优化创新布局、升级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引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

吹响笃行实干的“冲锋号”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大冶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大冶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时,掌声如潮,响彻会场。

会议现场

如潮掌声的背后,是共识、是认同,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满心期待。

站在新起点,“任务书”已明确、“作战图”已绘就、“冲锋号”已吹响。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扛牢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职责使命,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使命在肩,发展催人。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找准路径、精准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

笃行实干是最有力的表态。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指出,要建立完善融圈入群一体机制,积极对接武汉新城、花湖机场,主动融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交通网、产业链、创新圈。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对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的谋划和部署。”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国红说,市交通运输局将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围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深化“公铁水”改革,推动多式联运降本增效,全力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武汉都市圈供应链物流节点,努力在大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书写好“交通答卷”。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强调,要坚持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支撑,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方向明,则力量聚;定位准,则发展兴。在庄严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市委七届九次全会胜利闭幕。走出会场,与会人员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奋进在新的征程,全市上下必将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崭新的业绩,开启大冶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丨白  雪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