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项目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柏蔷薇)我市城区“智慧停车”项目运营近一周年,自道路泊位启动收费运营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以往道路两边泊位“车满为患、久停不走”的现象基本消失,市民停车能够顺利找到停车位。

25日,记者实地探访了雨润商圈附近的怡和路、乾塔路、新冶大道等道路,虽然正值早高峰,道路两旁仍然有部分空闲泊位。

“以前经常找不到车位,现在有了‘智慧停车’之后,出来办事方便多了,基本上都能找到空车位。”市民胡先生将车辆顺利停放至乾塔路路边后高兴地说。

记者看到,乾塔路泊位每隔几米便有一个蓝色的收费标准公示牌,每个停车位都有泊位编号,并安装了一个视频桩。在道路尽头,新安装的停车诱导电子屏上实时显示这条路空闲车位数量。这一服务升级措施,对车主停车带来了更多便利。

“‘智慧停车’运营一年以来,每天停车时长在30分钟以内的停车次数占比约67.28%,初步实现了‘临时停车、即停即走’的目标。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实现停车泊位利用最大化,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方便群众出行。”大冶市城发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戢景介绍。

据了解,自全市道路泊位实行收费管理以来,泊位周转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记者在该公司的大冶智慧停车数据驾驶舱数字大屏看到,平均每天、每周、每月停车时长在30分钟以内的停车次数占比皆为60%以上,这一数据恰好说明了大多数市民都做到了“临时停车、即停即走”,实现了建设“智慧停车”的宗旨。

自“智慧停车”项目运营以来,虽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部分车主长期使用公共泊位但拒绝缴费等问题。

记者在风华路看到,该公司一名前端收费管理员正在进行停车缴费小票打印,并针对欠费车辆送达停车欠费催收单。催收单显示,其中一辆车欠费竟高达1478元,欠费时长累计已超过三个月。

“推行城市道路泊位收费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通过经济杠杆调节停车需求,抑制不合理的停车需求,从而提升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戢景说。

据了解,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市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府可以充分提供、能够保障公众普遍公平使用的市政公共资源应当免费使用。资源相对稀缺、不能充分提供的,或者主要由部分社会公众使用的市政公共资源可以有偿使用”。

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属市政公共资源并且相对稀缺,主要由部分社会公众使用,因此须遵循“有偿使用”的原则。

大冶市城发智慧停车公司依据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已依法依规取得市政府授予的城市道路停车收费特许经营权,是城区道路停车收费唯一合法经营主体。

针对部分长期以来使用道路泊位却拒缴停车费的车主,该公司采取短信催收、送达《停车欠费催收单》等方式进行催收,同时,对于屡次催收仍拒绝缴费的车主,该公司已经在整理停车欠费证据链,将于近期依法采取法律诉讼措施处理,此前国内已有多起关于拒缴道路停车费被起诉的例子,车主无一例外败诉。该公司还与市发改局联合推出了信用停车活动,欠缴停车费名单将会在“信用黄石”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将会影响“信用黄石”(磁湖分)系统个人信用积分。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正在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信息互连互通。届时,存在道路停车欠费的车辆将被限制进出公共停车场,须缴清道路停车欠费后方可解除限制。

责编丨张  敏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