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当城市霓虹点亮放学时分,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周边,却因车辆违停上演着“紧绷式”放学。近日,不少市民反映,我市城区多个学校门口在上下学时段,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市民通行困难,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
“大家快点走啊!”2月21日下午4点20分,华中学校门口道路早已被私家车占据得满满当当。一位面容焦急的家长催促孩子快步走向校门,身后车辆喇叭声此起彼伏。路过的公交车司机王师傅无奈地将车停在公交站台十米开外的路边:“这里每天都上演‘生死时速’,违停车辆占道,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剐蹭。”
在滨湖学校门前,接送高峰期的“车展”场面更令人震撼。原本畅通无阻的黄金路段,被违停车辆蚕食得只剩两个车道勉强通行。步行接孩子的市民张女士向记者诉苦,从校门口到最近的公交站台,300米的路程足足走了10分钟。“四个车道被占三个,学生和家长挤在车流里穿行,真像玩‘真人版密室逃脱’。”
“临时停车”为何演变为“集体违规”?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发现,三大矛盾交织其中。一是观念冲突。不少市民提前来到校门口停车后,当交警管制时,有人会搬出“只停三五分钟就走的说辞”,在交警人性化执法之后,“法不责众”心态滋生,短短10分钟内,原本空旷的校门口道路,被私家车逐渐填满形成“里三层外三层”的钢铁洪流。二是空间不足。记者沿着校园周边道路观察,发现几乎每一个学校周边停车位基本在放学前已经塞满,不少周边社区的门前都停满了车辆。三是管理难题。交警部门虽多次整治,但“贴罚单易激化矛盾”的顾虑让执法陷入两难。一位执勤交警私下向记者透露:“高峰期人手不足,只能优先维持秩序,保证学生安全回家。”
面对愈演愈烈的校园周边交通乱象,记者探访相关部门、学校,各界人士也纷纷亮出“金点子”。
“违停行为本质是规则意识缺失。”市社会文明监督员陈世林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家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大家遵守交通规则,规范停车行为,共同维护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秩序。
滨湖学校政教处主任李卫华建议:“家长不妨把车停在200米外的新时代文明广场停车场,同时我们也鼓励师生、家长可以采取公交、步行等低碳环保的方式接送孩子。”
华中学校校长黄海军则提出了疏堵结合的解决方案:“建议交警部门对校园周边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也呼吁多部门联动,整合校园周边的花坛和部分绿地,增加临时停车位。”
破解校园周边交通困局,需跳出思维定式,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2月24日,记者将采访现状和多方建议提交给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我们将与城管部门联动执法,坚决整治城区学校门口路段车辆长时间占用车道违停现象,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学生家长遵守交通法规,积极配合交警工作,采用步行、骑行或公交等方式接送孩子,降低交通压力,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指导员卢节流郑重表态。
一审:陈 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