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鑫 方诗琪)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金山店镇向阳村的千亩香李基地,洁白的李花竞相绽放,如云似雪,美不胜收,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春景图。这片花海不仅是春日美景,更是向阳村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李花缀满枝头
3月21日,漫步在向阳村的香李基地,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一簇簇、一团团李花缀满枝头,微风拂过,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向阳村村委委员朱练达介绍,李花每年在3月10日至25日之间绽放,花期过后,就要及时开展保果、除虫等工作,确保香李丰收。
成片李花盛放
向阳村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香李种植,种植香李的历史也很悠久。但过去因管理粗放,并没有形成产业发展。近年来,该村依托资源优势,将香李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等方式,推动香李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朱练达说:“我们以前都是散户种植,规模比较小,效益也比较低。后来,我们采取‘农户+合作社’的方式,香李种植面积达到了近千亩,年产值约150万元。今年看这个花势应该是相当好的,预计产量达到35万斤左右。”
盛夏时节,诱人的香李挂满枝头
近年来,向阳村以香李产业为核心,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亮眼名片。为提升香李品质,村里积极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并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该村还注册了香李品牌,通过举办香李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
朱端富为李树除草
“以前我们这个地方种香李都是靠天吃饭。现在有合作社的技术指导,香李的品质提高了,产量提高了,销路不愁了,收入也增加了。我们的香李核小味道好,欢迎大家都来品尝。”李花丛中,村民朱端富正忙着给李树除草。技术指导不仅提高了产量,更让传统农民向“职业果农”转型。“及时除草能减少病虫害,保证果实品质。”朱端富笑着说道,期望今年家里的10余亩香李能获大丰收。
同时,向阳村有效利用闲置的朱山小学,购入筛选机、新建冻库,提升产品效能。更令人振奋的是,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向阳村的土壤富含硒元素。这一发现为香李产业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
向阳村党支部书记朱瑞说:“我们要把土壤富硒的特点宣传出去,让我们的香李更具有吸引力,价值更高,从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朵李花,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从传统耕作到技术加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向阳村的香李产业必将更加兴旺发达,村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美满。
一审:陈 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