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石程曦 方诗琪)近日,记者在大冶市民文创技能实训基地项目现场了解到,该项目创新建设技术,正以“科技+智慧管理”模式全速推进建设进度。
5月9日,记者走进该项目熊家洲片区施工现场,只见综合楼、活动中心及2号实训楼主体结构已率先封顶,工人们正同步展开内架搭设、砖砌体施工、材料清理及安全防护设施搭建,各工种有序作业,现场忙而不乱。
项目现场
中国一冶大冶文创项目部办公室主任郑守龙介绍道:“截至目前,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过半,活动中心、宿舍楼等建筑正同步推进中。自正式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克服回填土处理、人员配置不足等难题,通过软基加固、智能化管理等措施保障工程进度与质量。”
不同于传统工地的粗放管理,为了进一步保护工地人员财产安全,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了新型高支模监测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判断,可以对高支模的变形和应力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排查危险原因,保障项目建设安全有序。
据介绍,高支模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大型工程中。系统可以对高支模的变形和应力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系统包括变形监控终端、管理平台和报警装置,通过非破坏性安装的监测器进行毫米级监测。”郑守龙说,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形变,管理平台会触发声光报警,提示施工人员采取措施。“整个屋面浇筑完成后,监测系统将持续为11.4米高支模施工提供全天候安全保障。”
据了解,大冶市民文创技能实训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共规划建设11栋单体建筑,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培养1200余名专业技能人才,并开展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带动初级和中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培养出当地企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还可进行精准人才定位,为当地定向输入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人才,提供普法和文化艺术教育。
目前,项目施工方按照关键施工节点安排,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及环保管控,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计划于5月底完成1号实训楼、1号宿舍楼主体结构封顶。建成后,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兼顾文化创意交流培训和职业技能综合性实训的场地,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以解决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的社会问题。”郑守龙表示。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