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鑫)5月13日,全市2025年防汛综合应急演练在大箕铺镇熊家洲堤防春润基地举行。无人机盘旋巡堤、水陆两栖车破浪前行、救援队伍协同作战……一场以科技为支撑、以实战为导向的防汛演练在这里紧张有序展开。

熊家洲民垸建于1973年,是我市十大民垸之一,面积为11205亩,涉及大箕铺镇顶坜垴、下曹、曹家堍等多个行政村,有桥梁44座,涵洞44处,截流渠3.54公里,中心港4.7公里、7条支渠11.2公里,排涝泵站2处,有水产养殖户30多家,种植户4000多人,是我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之一。
本次演练设置预警叫应、转移安置、堤防抢险等五大科目。上午9时,随着一声令下,演练正式开始。熊家洲民垸内,转移安置组迅速赶赴现场,紧急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堤防上,抢险队员快速前进,装沙袋、打木桩,筑起一道道“挡水墙”;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架设无人机、水深探测仪、测流无人机助力大箕铺镇巡堤查险;排涝泵站全速运转,轰鸣声中积水被快速抽排。

演练现场,多项高科技装备成为亮点。首次投入的水陆两栖车引发大家关注,大冶市蓝天救援服务中心队员刘舫抚摸着车身说:“这家伙能闯沼泽、涉深水,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冲锋车到达不了的地方它可以去,不管什么路它都可以走。今天下水演练是第一次使用,感觉还是蛮好的,后续我们也会继续加强摸索,确保能在多种地形和环境中执行救援任务。”大冶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副队长吕栋良说:“此次演练中,我们运用了无人机、水下探测器和水上救生艇等智能化设备,通过实时监测水流流向、流速等关键数据,可以为防汛决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效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
在现场指挥员的统一调度下,各参演单位分工明确、协同高效,抢险队伍行动迅速、处置规范。整个演练过程紧凑有序、贴近实战,增强了全市防汛成员单位的应急处置和协同联动水平,为应对汛期极端天气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柯少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