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干部素质 建功支点建设】我市首批10名干部启程赴江阴沉浸式学习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柏蔷薇)一座城,向“新”而行!一次对标,全域发力!初夏的热浪,涌动在铜都大地,澎湃于每一位奋进者心间。

正值“干部素质提升年”,6月30日,我市首批10名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国有企业科级干部正式启程,奔赴江苏省江阴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沉浸式跟班学习,标志着我市“比学江阴争一流对标先进跨千亿”战略迈出关键一步,吹响了冲刺“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年度目标的冲锋号角。

登高谋划,寻道问策定航向

企业车间赶订单,项目工地抢进度……1-5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70.76亿元,同比增长10.1%的亮眼数据背后,是整座城市处处涌动的火热发展图景。

登高方能望远。在紧锣密鼓推进发展的同时,一场由市委主要领导谋划、全市上下共同参与的对标学习行动已然开启。

市委书记孙辄率领党政代表团赴江阴市实地考察学习

6月4日至5日,市委书记孙辄率领党政代表团赴江阴市实地考察学习。此行目的明确: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为“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的目标探寻内生动力与强大合力。代表团深入考察了江阴在科技创新、园区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这次高规格的考察交流成果丰硕,不仅让干部们深受触动,更坚定了市委将江阴作为“比学赶超”标杆对象的决心。

召开赴江阴跟班学习动员会

“一要沉浸式学习,深度融入‘实践场’。不仅要‘听’和‘看’,更要主动争取机会‘做’和‘练’。二要进行解剖式学习,精准聚焦‘关键点’。像解剖麻雀一样,深入探究江阴市‘为什么能’‘怎么做到’。三要转化式学习,边学边谋划‘施工图’。学习过程中,必须时时将‘江阴实践’置于‘大冶场景’中考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当天,市委书记孙辄在赴江阴市跟班学习动员会上说道。

深入剖析江阴成功密码,对标查找自身差距,对于我市迈过千亿县市能级、奋进百强第一方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精准对标,务实求效取真经

为什么是江阴?“江阴是全国县域经济‘榜眼’,经济体量突破5000亿元,其发展路径、产业布局与大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对标江阴,正是为了树立一个‘跳起来摘桃子’的意识,以标杆力量推动发展。”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江阴市风光

2024年,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6亿元,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华夏A股第一县”。江阴市作为全国顶尖县级市的地位,为立志“冲刺千亿”的大冶提供了极具挑战性又有参照性的目标。

江阴乡村风光

学什么?如何学?本次学习绝非“走马观花”。为了真正“把江阴的经验学好用好”,我市决定采取最务实的“沉浸式跟班学习”方式。选派两批共20名学员,均来自经济主战场、关键部门的骨干力量——国企负责人、工业重镇镇长、经济部门核心干部等。他们将带着明确课题,点对点深入江阴对口单位和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嵌入式”学习,聚焦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核心领域,深挖江阴发展“真经”。学习成果转化是核心目标,每位学员需提交“问题差距清单、经验做法清单、成果转化清单”三张清单,确保学习经验转化为助推大冶发展的具体举措。

此外,已于近日开班的我市青干班学员也将赴江阴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采取“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年轻干部的视野,营造全市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

肩负使命,誓取“他山之玉”促发展

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家乡发展的期盼,启程出征的干部们满怀激情与思考。

“这次学习对我个人来说十分及时。”湖北荆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冠韬恳切地说道。东南沿海,风气之先。吴冠韬此行将前往江阴市新国联集团进行“沉浸式”学习。他表示:“我希望能够学到现代化资本运作的投融资思路、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方法、国企规范高效的内部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要感受并带回东南沿海地区‘干部敢为、地方敢闯、群众敢首创’的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沿海的‘改革春风’吹拂铜都大地,学习先进地区国有企业平台,带领我们企业破解困境、焕发活力、跟上时代发展脉搏,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支撑地方发展。”

“此次组织选派我赴江阴市璜土镇跟班学习,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还地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文键的临行感言代表了学员们的心声。璜土镇作为沿江开发强镇,在产业升级、生态治理等领域的先进经验,正是破解发展瓶颈的“他山之玉”。

“我将以‘归零’心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聚焦其智能制造业培育、高效物流模式及精细治理等关键领域,力求洞察其创新逻辑与发展精髓。”吴文键表示,将重点思考如何借鉴璜土镇经验,在激活镇域特色产业动能、提升项目建设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等方面寻求突破路径。力求将璜土镇的“创新基因”有效融入还地桥镇的发展实践,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方案。

江阴市璜土镇篁村村

从高层考察确立标杆,到精准选派骨干“沉浸式”学习,再到干部满怀使命奔赴一线,我市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引擎,以“对标江阴跨千亿”为目标,正掀起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思想解放与能力提升革命。首批干部的出征,不仅承载着取回“他山之玉”的重任,更寄托着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奋勇争先、冲刺千亿目标的共同渴望与坚定决心。

江阴经验能否在大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批“取经人”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悟,以及归来的实干与智慧,将书写关键答案。他们的学习之旅,必将搅动我市发展的“一池春水”,推动先进理念与本土实践深度融合,结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果实,为“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注入强劲动能。

一审:陈 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