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大冶】对标江阴当先锋 蓄势赋能促发展

云上大冶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既勇于开拓创新又持之以恒抓好落实,既敢拼敢闯又善于团结协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站在“比学江阴争一流、对标先进跨千亿”的关键节点,茗山将秉持“向上扬”的攻坚锐气、“勇争先”的奋进姿态,迎难而上、奋勇拼搏,以实干实绩为大冶“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注入强劲动能。

一、江阴经验:敢为人先,敢闯敢干

一是敢为人先抢占发展先机。改革开放以来,江阴不断抢占先机,稳稳地抓住了大办乡镇企业、扩大对外开放、抢滩资本市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级重大发展战略机遇,从而实现了一路快跑、领跑。

二是敢闯敢干推进产业转型。“十四五”以来,江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核心设备更新改造、重点环节装备智能化升级,全面推动降本、增效、提能,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挑起大梁、未来产业破土萌芽,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

三是利企便民优化营商环境。江阴积极转变职能,立足“企业管好围墙内的事,政府解决围墙外的事”,逐步完成了从“重指令”到“强服务”的变革,全力打造“亲而又清”的政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比学江阴:以实干实绩绘写新蓝图

从相似之处找差距、学经验,从差异之处挖潜力、寻机遇。下一步,茗山将锚定目标、奋楫笃行,用实干实绩绘写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一是聚焦稳增长、抓项目,在激活发展动能上当先锋。坚持招商引资“头号工程”不动摇,强化“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发力,重点围绕特色农副产品强链、延链、补链持续招大引强。紧盯烟花爆竹厂、学校等闲置低效厂房,有力有序推动存量盘活。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大力推动食用菌三产融合示范园、杜仲种植、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投产增效,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解决企业在审批、融资、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难题,推动项目落地提速加力。

二是聚焦兴产业、扬优势,在提升发展能级上当先锋。聚焦食用菌、中药材、果蔬、茶叶四大主导产业,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标准化种植大棚、加工车间和研发中心,力争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带动就业超300人。对接武汉都市圈,建设千亩绿色蔬果基地、万亩杜仲种养及生产加工基地、鹌鹑养殖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和冷链物流,让“茗山菜篮”直供武汉餐桌。依托“和美乡村·魅力茗山”篮球(村BA)大赛、国际垂钓大赛等文旅赛事,全方位打造“赛事引流+文化赋能+产业联动”多元产业体系。

三是聚焦守底线、利长远,在促进绿色转型上当先锋。坚持“基础整治”与“长效管理”同步推进、“环境提升”与“意识提升”并重发展,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提颜增质。加大杨桥水库、小洪余水库等水域巡查力度,全面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进污水管网整治、节水改造、破损渠道修复加固及清淤等工程,系统提升乡村生态品质。统筹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实施全域国土整治。持之以恒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让绿色成为茗山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四是聚焦防风险、护稳定,在完善社会治理上当先锋。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加强社会矛盾风险隐患前端防范化解,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食品药品、燃气、工贸企业、烟花爆竹、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抓好抓实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极端天气防范应对等工作,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和救援能力建设,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着力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是聚焦惠民生、强保障,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当先锋。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新建上汪养老服务综合体,办好假期爱心托管班,充分保障各类群体基本需求。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发挥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把修建门口桥、校外停车场及门口塘整治等群众身边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解决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实干,是时代的强音,是奋进的姿态。茗山将以学习江阴为契机,以“咬定青山”的信念把稳实干“方向盘”,以“马上就办”的效率跑出实干“加速度”,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提升实干“高质量”,以“久久为功”的坚持续写实干“新篇章”,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大冶“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贡献茗山力量。

(作者:茗山乡党委书记 朱忠炯)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