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学技巧 晚上来应聘 市人社局双管齐下为求职者搭建高效就业桥梁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白天在求职训练营学习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晚上就能到招聘会现场和企业面对面沟通,这样的安排太贴心了!”7月25日傍晚,在我市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攻坚”专场招聘夜市,刚刚与一家制造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的求职者余立鑫,难掩兴奋地说。

当天上午,在市就业促进中心,30余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加了全市青年求职训练营。高级职业培训师结合企业招聘痛点,手把手教大家优化简历、设计面试应答话术、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今年刚从重庆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的余立鑫告诉记者,这次针对性培训让他豁然开朗。“通过今天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比如说简历的优化、面试的技巧,还有如何与面试官沟通,如何发掘自身的优势,我觉得这种培训加模拟面试的模式很受用。”

来到位于雨润广场的夜市招聘现场,各招聘摊位前挤满了求职者,余立鑫带着修改后的简历穿梭其中。经过一天“学用结合”,他最终获得了几家企业的复试机会。“这几家企业让我随时去报到,我了解了一下薪资待遇都还可以,跟我学的专业也比较对口,还是挺满意的。准备回去再仔细挑一挑,选一家喜欢的企业去报到。”余立鑫说。

据统计,当晚有30余家企业参加夜市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现场洽谈人数156人,当场录用64人。从“课堂教学”到“实战练兵”,这样的高效衔接背后,是市人社局打出的就业服务组合拳。

今年以来,我市创新推出“白天培训+晚上应聘”就业服务模式,通过技能提升与岗位对接双管齐下,帮助求职者搭建起高效就业桥梁,让就业服务既有温度又有速度。

为破解求职者因白天工作、培训不便参与招聘的难题,我市在雨润广场、吾悦广场等人流聚集处举办“夜间专场招聘会”,组织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入驻。招聘会现场还设置了政策咨询区、职业指导区,为求职者提供政策解读、劳动合同签订等一站式服务。

此外,我市还同步搭建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将培训课程、岗位信息、政策解读等内容整合上线,求职者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报名培训、浏览岗位、在线投递简历,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我们通过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摸准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和求职意向,通过打造培训——实践闭环、求职能力提升、创业扶持、跟踪回访等链式服务,帮助毕业生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助力他们早就业、就好业,在大冶高质量发展中绽放青春光彩!”市就业局公共就业服务股股长乐江说。

一审:陈 雪 周春明

二审:李 丹 赵辅拥

三审: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