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 江阴,以产业为立市之本、强市之要,牢固树立“换车不换赛道”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攀登、未来产业向创新化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二十二连冠”,江阴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产业强市之路。金牛镇是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作为大冶市的重要农业乡镇,金牛镇将对标江阴找差距,以打造大冶“西南副中心”为目标,坚持不懈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大冶市“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贡献金牛力量,书写发展新篇。
一、明晰坐标方位,筑牢门户枢纽,擘画发展新蓝图
江阴在发展过程中,精准定位自身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集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金牛镇将立足自身实际,打造大冶西大门,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
(一)精准定位,绘就发展新图景。充分挖掘生态、人才、地理和文化优势,加大鄂王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全力打造农业产业强镇、全域旅游示范小镇、湖北养老小镇和黄石西南门户小镇。借鉴江阴围绕产业特色打造城市品牌的经验,以特色产业为引领,塑造独特的区域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汇聚,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优化布局,构建镇区新格局。积极争取314省道镇区段改道,形成“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积极拓宽与武汉、咸宁、鄂州相连的县乡道,逐步解决断头路对接问题,提升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推进二医院改造、大冶二中改建、镇区三小和雅兴教育培育基地建设等教育医疗提升工程,加快打造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高桥河水上公园和鄂王街心公园等文化培育工程,“擦亮”污水和排水系统升级、新建供电站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小城镇工程,扩大镇区公共资源供给,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加强与周边乡镇的产业合作和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聚焦绿色动能,壮大特色产业,夯实发展硬支撑
江阴在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金牛镇将持续聚焦绿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
(一)深耕康养产业,打造养生养老新标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鄂王城生态园,引进全国有影响力的养老机构,共同打造养老产业链。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绿色有机农产品种养和生命健康等康养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集养生、养老、医疗、旅游为一体的康养产业体系,打造湖北养老小镇的新标杆。
(二)擦亮生态品牌,开启全域旅游新篇章。充分依托生态优势,着力推进朱鹮引种培育和野化放归工作,建设“百鸟园”,全力打造“朱鹮”等品牌。依托卢占文生态园和铭浩生态园现有园区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引进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建立特色物种保护与繁育基地,开展特色物种的繁育、研究、观赏等,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与商业发展的双赢模式。通过实施“1+N”项目,以鄂王城城址开发为核心,带动朱鹮野化放归基地、鄂王城生态文化园以及蓝莓、猕猴桃、翠冠梨、杨梅等多个采摘基地进行提档升级,发展“观鸟经济”和康养产业,新建特色餐饮、民宿、休闲打卡地,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住宿为一体的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三)塑造创新品牌,推动全产业链新发展。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好轻工产业、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围绕科技新兴产业,积极争取氢能汽车项目引进和落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特色农业科技创新,推进水果、蔬菜种植全自动化发展,实施优质稻种培育计划,助力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翅膀”,推动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三、赋能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家园,奏响发展协奏曲
江阴在乡村振兴方面,注重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乡村的美丽蜕变。金牛镇将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宜居乡村,实现协同发展。
(一)党建引领群治,共筑乡村新秩序。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形式,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招商引才并举,汇聚发展新力量。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雁工程”“鹊桥工程”,利用金牛驻外党委、大冶各地冶商商会等平台,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一批农村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和回乡企业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盘活资源资产,激活经济新引擎。充分盘活全镇资源资产,提高镇级公司的运营水平。以“党建+”为抓手,有效整合村级闲置资源资产,引导村集体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金牛镇党委书记 张兵)
一审:璩 靓
二审:周春明
三审: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