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 2025年7月,我来到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这段时间,我深入镇政府各部门、工业园区、文旅项目现场和乡村一线,亲身感受了“散装江苏”背后县域经济的蓬勃活力,尤其是徐霞客镇在区域竞争中展现出的发展智慧。
一、解码“散装江苏”:在区域竞争中窥见发展动能
初到江阴,“苏超”的火爆出圈让我对这里异常向往,“散装江苏”的说法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然这里的“散装”并非松散,而是县域经济、乡镇经济各自发力的生动写照。江阴市下辖的各个乡镇都是全国500强乡镇,在产业布局、项目招引、民生建设等领域暗自较劲、各显神通。徐霞客镇的同志告诉我,这种“比学赶超”的氛围早已融入发展基因——相邻乡镇的GDP数据、规上企业数量、重大项目落地情况,都是大家私下里关注的“风向标”。
在徐霞客镇,我切实感受到这种竞争带来的正向激励。尽管镇域经济总量在江阴并非顶尖,但全镇上下对自身“全市面积最大乡镇”的定位有着清晰认知:不与强镇拼工业规模,而是立足空间优势谋篇布局。这种差异化竞争思维,让我深刻认识到:区域发展并非简单的总量比拼,而是要在全局中找到自身不可替代的坐标,以特色优势激活发展潜力。
二、工业强镇的破局之道:在转型中坚守实业根基
徐霞客镇的工业发展之路,是一部“立足传统、拥抱创新”的奋斗史。镇内现有工业企业超2000家,规上工业企业261家,工业用地总量13845亩,有2个工业园区。峭岐重点工业园,园区工业用地面积4250亩,以通用设备制造为主导产业,融合纺织服饰和橡塑制品产业。璜塘特色工业园,园区工业用地面积3200亩,以新材料制造为主导产业,主要是化纤、金属制品、橡塑制品产业。马镇区域主要以文旅产业发展为主,存有部分化纤、机械装备产业。在跟班学习中,我重点考察了镇工业园区的转型实践:一方面,对传统化纤企业和铝压铸企业推行“机器换人”计划,引导企业投入智能化改造资金超30亿元,多家企业的生产线自动化率提升至85%以上;另一方面,精准招引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去年招引了9个亿元以上项目,均填补了镇域产业空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镇针对镇域面积大但耕地保护任务重的特点,推动产业企业从松散向集聚发展,以链式布局实现产业布局。借助霞客湾科学城等重大项目的发展契机,在有限的工业用地上实施工业园区改造升级,腾退可用地块、盘活存量用地、整治低效用地569亩,这种“向空间要效益”的思路,为金牛镇破解工业用地瓶颈提供了重要借鉴。
三、文旅IP的活化实践:让历史名人成为发展“金名片”
“游圣”徐霞客是镇域最宝贵的文化资产。如何让这一历史IP从书本走向现实?经济发达镇也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徐霞客镇的做法颇具启示:他们以“徐霞客旅游文化”为核心,构建了“一核两带多节点”的文旅格局——核心区打造徐霞客故居、博物馆、碑刻文化园和研学酒店、旅游度假、康养疗愈、自然生态组成的国际文旅中心;沿徐霞客大道、马镇东街西街建设生态观光带和明清风貌街;串联乡村旅游点、特色民宿形成体验网络。
在品牌运营上,该镇通过“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体系与全国多地建立联系,通过参与“霞客行”系列活动,与全国多地形成文化互动,并将“徐霞客”元素深度融入城镇建设和产品制造,从道路命名、建筑风貌到文创产品,处处可见文化符号的巧妙植入。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模式,让我深刻理解文化IP的打造绝非简单的景点堆砌,而是需要从顶层设计到细节落地的系统谋划,让文化真正成为城镇发展的灵魂。
四、乡村振兴的精准定位:在差异化中走出特色路径
徐霞客镇下辖21个行政村(354个自然村),每个行政村都有独特的发展定位。在跟班学习中,我走访了多个村,发现“土地出租+配套服务”的村企共建已形成模式。村集体配套建设厂房和电力设施,通过土地租金、厂房租金和电力设施租金分成提升集体经济。在农旅融合发展上,政府和方园村以1300亩连片稻田为基底,联合打造“稻田里”乡村旅游综合体,形成“咖啡馆+农耕体验+民宿集群”的复合业态。此外,政府通过编制《徐霞客镇战略规划》《徐霞客镇“现代农业”专项规划》,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引导各村挖掘自身禀赋。这种“政府搭台、村民唱戏、市场运作”的机制,让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五、学习启示与未来思考
本次的跟班学习,让我对徐霞客镇的发展逻辑有了系统认知,也为金牛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维度启示:
一是要树立“特色竞争”思维。金牛镇作为大冶市的农业重镇,应立足“千年古镇”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避免盲目跟风发展工业,可在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领域打造差异化优势。二是要强化“系统谋划”能力。无论是工业转型还是文旅开发,都需要科学规划引领,我将尽快启动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或方案的编制,为发展指明路径。三是要激活“内生动力”,学习徐霞客镇“乡贤+村民”的参与机制,调动行政村和群众积极性,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把此次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在金牛镇的发展中融入“徐霞客智慧”,推动乡镇在区域竞争中走出特色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金牛镇党委副书记 二级主任科员 贺俊)
一审:璩 靓
二审:周春明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