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实训促成17人达成就业意向 我市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成效显著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8月10日,我市2025年第三期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在市就业促进中心顺利结营。

从报名启动到正式开班仅用20天,吸引70余人争相报名;7天沉浸式实训中,34名入营学员最终留存32人,留存率达94%;结营现场6家企业携200余个岗位到场,19名学员勇敢登台展示,17人成功达成求职意向。

“每天的课程都有新收获,根本舍不得缺席。”学员彭锐的话道出了高留存率的秘诀。实训营打破传统授课模式,采用“每日成长档案”跟踪机制,为每位学员定制包含性格测试、优势分析、职业倾向等方面的专属报告。针对内向型学员,导师通过小组破冰游戏逐步引导表达;对职场认知模糊的应届生,安排“就业帮扶专员”一对一服务。

在简历优化环节,指导老师逐字逐句打磨,仅“自我评价”模块就平均修改5版以上。学员王静的简历从最初的“流水账式经历罗列”,最终蜕变为一份精准锚定岗位需求、以数据和成果凸显个人价值的高质量简历,为她在现场求职中赢得企业青睐奠定基础。

结营当日的现场招聘会成为检验实训成效的“试金石”。长城汽车、华鑫实业等6家企业带来从技术岗到管理岗的多元选择。

“我们不仅看技能,更看重求职者的职业认知和表达逻辑。”华鑫实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实训营学员展现出的清晰职业定位和自信表达,明显区别于普通应聘者。学员彭炟通过3分钟路演,将自己创业失败的经历转化为“抗压能力强、市场敏感度高”的优势展示,当场获得两家企业发放的通关卡。

“这不是结束,而是精准服务的开始。”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负责人介绍,针对32名结业学员的跟踪服务已启动,1周内将完成首轮岗位匹配推送。对于暂未达成意向的15名学员,将额外安排企业HR模拟面试指导,助力其尽快实现就业。

从报名时的热烈响应到结营时的丰硕成果,本期实训营再次印证了“政策保障+技能提升+精准对接”模式对青年就业的推动作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负责人表示,将总结实训经验,持续开展求职能力培训活动,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和返乡青年,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就业桥梁。

一审:陈 雪

二审:周春明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