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大冶】对标江阴谋发展 解放思想抓落实

云上大冶报道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江阴经验表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期保持战略定力,推动产业、科技、生态、制度等多维度的系统变革,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比学江阴,精准对标先进

江阴作为中国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和“苏南模式”的重要代表,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对资源型城镇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是敢为人先,开拓新局。江阴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抢占先机,稳稳地抓住了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大办乡镇企业,扩大对外开放,抢滩资本市场,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了一路领跑、快跑。

二是优化产业,筑牢根基。江阴全面打造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等3个千亿级特色产业,新能源、集成电路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5大未来产业,涌现了海澜集团、远景能源、双良集团等一大批明星企业。

三是创新驱动,提升能级。江阴一体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焕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强攀登、未来产业向新而生;建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政府投资母基金、2亿元的科创天使投资基金,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循环畅通。

四是城乡统筹,共同富裕。江阴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新理念培育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势能,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模式。

五是文旅融合,打造品牌。江阴将文化、商业、体育、旅游等多元融合,全力打造“霞客、军事、学政、民乐、中医”等五大独具江阴特色、江阴内涵的文化品牌。

六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江阴以水环境治理、生态缓冲带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湿地恢复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抓手,深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二、全面剖析,查找短板不足

金山店镇因矿而建,依矿而兴。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超越资源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对照江阴发展,仍存在四方面短板:

一是工业振兴基础还滞后。经济发展依赖矿产资源比例过高,非资源类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足35%,要素保障能力薄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土地利用规划还相对滞后。

二是城镇更新提升有不足。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人居环境质量有待提升,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过境货车和矿车导致灰尘大,车辆停放导致拥挤。

三是生态修复治理要提升。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任务重,地质灾害治理、塌陷区域避险搬迁等问题依然突出,绿色转型面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于标杆企业,环保产业规模带动能力不足。

四是文旅融合发展要加强。文化旅游景点挖掘整合不够,资源开发存在“三化”问题:文化元素碎片化,矿冶遗存未形成主题线路;体验形式单一化,大部分景点仍停留在观光层面;产业同质化,75%文旅项目与周边乡镇雷同。

三、借鉴经验,扎实推进“五大攻坚”

金山店镇借鉴江阴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方面成功经验,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动能转换,以全域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和绿色发展,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一是聚力工业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工业立镇战略,全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镇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9家,总投资4亿元由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硕士团队领衔的中拓净化纳米新材料项目,通过租赁厂房实现当年投产。突出围绕新材料环保产业链、氢能产业、净化纳米产业等上下游产业链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氢能源发展,持续推动壮大以中塑环保科技公司为龙头的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产值超30亿元的环保设备产业集群。

二是强化区域合作,加快基础设施提升。充分发挥城郊、邻矿优势,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与高新区、临空经济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借助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和市级重点工程建设,对秀汪线、金梅线等13条乡村道路全面提档升级,打通长山村至白云村的断头路,实现通村公路全部刷黑改造。镇区外环线兴业大道建成通车,将带动和提升镇区的发展格局。申请专项债4800万元的镇区货车停车场即将完工,将彻底规范全镇停车秩序,解决修车、洗车经营乱象。总投资4亿元的“擦亮小城镇”建设即将启动,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三是开展生态修复,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突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推进城乡风貌实现新改观。统筹资金420万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发动群众主动拆除破旧房屋、旱厕185处,腾退空闲宅基地13000余平方米建设“小三园”。开展红卫港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独立工矿区、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生态修复治理,完成白云村王孟谱湾、李季白湾54户(65栋房屋)地质灾害避险搬迁。7月份,我们在曾经的工矿废弃地塌陷区举办了“湖北·大冶市首届金桥夏夜嘉年华”文旅活动,吸引游客近5万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300万元。

四是做好要素保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把加快改革创新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积极创新思路,做强项目载体,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服务效能,推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快构建全周期服务、全链条协同、全社会参与的一流发展生态,通过技改、金融支持、跑订单拓市场等措施,帮助33家“四上”企业增产能、创效益。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将主要精力向项目集中、工作重心向项目集聚、资源要素向项目集结,着力在园区提质、项目提速上下力气,按照统一规划实施,全镇路网、电网、水网、燃气网、污水网建设全面提升,为经济发展打足要素“提前量”。

金山店镇作为大冶市“五园支撑”乡镇,将对标江阴找差距,解放思想狠抓落实、聚焦重点求突破,以“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新型环保材料产业,努力建成创新驱动、开放引领、宜居宜业、绿色发展的示范镇,为大冶市“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贡献金山店力量!

(作者:金山店镇党委书记 江文焱)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