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大冶】学习江阴寻突破 打造融合发展新高地

云上大冶报道 2024年江阴市村级收入28.8亿元,村均1125万元,亿元村4个、千万元村72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46元、同比增长5.4%。江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更是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上成为标杆。大箕铺镇将认真学习江阴经验,以“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坚持熊家洲片区和106国道片区双核驱动,聚焦“三个突出”,锐意进取,笃行不怠,奋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高地。

一、对标江阴找差距,明晰短板谋突破

(一)看产业积聚、比链条韧性,集群效应需再强化。

江阴市长泾镇已初步形成高端纺织、机械制造、电子新材料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制造业企业集聚程度较高,产业链条较为完整,供应链协同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韧性逐步显现。反观大箕铺镇,链条韧性差距明显,特色产业尚未形成集群效应,希禾产业园满园工程推进滞后,童车产业上下游配套薄弱、链条短而不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二)看融合深度、比价值增值,三产联动需再突破。

长泾镇依托“泾水田园”农旅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整合农业观光、休闲体验、民俗文化及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内容,年均接待游客约8至12万人次,间接带动就业近百人,促进农户年均增收约6000元。反观大箕铺镇,农文旅资源分散问题突出,融合深度明显不足,截至今年8月份,接待游客量不足2万人,远未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价值增值效应,未能有效带动相关就业,也未能给群众创造显著的实际收益。

(三)看改革效能、比创新动能,机制活力需再激活。

长泾镇通过推动镇村资源整合、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开展合作,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文旅品牌打造和智慧治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市场主体活力有所提升,运营管理更趋专业化。反观大箕铺镇,改革攻坚尚在“爬坡过坎”,农业经营主体“小而散”,文旅平台公司运营能力不强,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仍不完善。

二、比学江阴促提升,聚焦重点求实效

(一)突出产业发展为先,打造优势产业新生态。

江阴的持续领跑,关键在于构建了强大韧性的产业生态体系。大箕铺镇将深学其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和产业链思维,围绕特色产业招优引强。一是久久为功发展婴童产业。围绕童车制造特色产业,以希禾集团为依托,精准招引设计研发、关键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模具开发、跨境电商服务等配套企业,抓实工业增量,推动婴童用品头部企业“好孩子”集团落户大箕铺镇,打造中部地区“童车小镇”。二是坚定不移发展特色农业。以数字农业为核心,重点招引冷链物流、预制菜精深加工、农业电商平台、农业科技服务等上下游企业,积极打造大箕铺镇农业电商产业园,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布局。三是锲而不舍发展熊家洲片区。积极扛起熊家洲片区发展主体责任,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展招商引资,着力招引健康管理、专业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建设,加速建设宜居宜业南部新城。

(二)突出兴业富民为要,构建三产融合新模式。

深入学习借鉴江阴推动传统产业全链条延伸升级的成功经验,立足蔬菜产业优势,全力构建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一是科技赋能做强一产。大力推广蔬菜种植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完善大箕铺蔬菜“一菜一码”全过程溯源体系,夯实优质安全“菜篮子”基础。二是加工增值做深二产。稳步推进建设投资亿元鄂东南农产品加工园项目,重点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同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有效保障流通效率和产品价值,实现从“菜园子”到“菜盘子”的高效增值转化。三是融合创新做活三产。探索“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文化”模式。利用鑫东公司打造蔬菜科普研学劳动实践基地,推动蔬菜产业与观光体验、科普研学结合。继续举办柯大兴晒秋节,推动古民居旅游发展,擦亮古村落金字招牌。依托“三山一湖”等自然景观,推广登山路线、露营路线、溯溪路线、采摘路线,打造武汉城市后花园,使大箕铺成为武汉和黄石市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

(三)突出改革攻坚为核,激活向新发展新动能。

江阴能够在县域经济中持续不断领先发展的关键举措就是持续不断加强改革。大箕铺镇将着力推动关键领域改革落地见效,破除发展瓶颈制约,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深化农村农业生产主体改革。针对农业生产“谁来种地”的难题,强化箕山公司龙头作用,整合全镇5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及种田大户资源,统筹农机、农技、畜牧等部门力量,提供劳动力、种苗、机械、农资(化肥、农药)等全要素保障与服务,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二是深化乡镇文旅产业改革。针对文旅发展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的问题,以龙峰公司为运营主体,对全镇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营销。拓展旅游接待、研学、餐饮等业务,通过支付租金、吸纳村集体入股等方式,反哺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深化乡村治理改革。以农村“三资”管理系统建设为抓手,推动“组账村管”进一步在全镇覆盖,推动农村“三资”管理水平提升。以开展“三下三推”活动为抓手,促使镇村两级干部走出办公室、走向乡村一线,强化“上门办”的小服务,争当“爱上门”的镇村干部,进一步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基层治理效能。

大箕铺镇将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以“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以“双核驱动”为引擎,锚定目标、实干笃行。全力以赴抓产业、兴文化、深改革,为大冶市“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大箕铺镇党委书记 张世磊)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