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张蕾)“车间凉快了,干劲更足了,效率也高了!”8月22日,位于高新区的湖北劲华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华玻璃)烤花车间女工段红艳坐在数字化车间工位上,蓝色工装干爽整洁,快捷地操作着智能设备,这份清凉与高效,源自该公司6年来先后投入4000万元的技改“大手笔”。
“过去一到热辣的夏季,即使风扇对着人吹,汗还是湿透衣背,身上起痱子是常事。”烤花车间负责人万芳回忆说,这不仅影响工人工作效率,也让招工变得困难。
为改变这一状况,劲华玻璃自2019年启动更新改造工程。该公司综合办主任叶新红介绍:“我们为烤花车间加装了隔断、制冷设施和大功率换气设备,将热气及时排出。”环境改善立竿见影,工人工作效率提升,收入也随之增加。
技改不止于“凉风”。为严把质量关,2024年,劲华玻璃再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优化生产设备。在升级后的检测线上,一批批玻璃瓶正接受“智能体检”。8台800万像素工业相机组成“检测天团”,0.5毫米的划痕、气泡都逃不过它们的“法眼”。中控屏实时显示着瓶身360度影像,瑕疵品会自动弹入废料槽。“作为劲牌核心供应商,我们严控品质。设备升级后,产品合格率已从97.5%提升至99%。”叶新红说。
如果说智能设备是精准的“手”,那么数字化转型则为劲华玻璃植入了智慧的“脑”。深加工车间部长陈秋月的平板电脑上,跳动着实时生产数据。这个在行业深耕15年的“老兵”,对数字化转型感触颇深:“过去数据靠人工记录,存在‘孤岛’,易出错也难管理。比如,‘500毫升45度酒瓶’和‘500毫升45度品鉴酒瓶’仅几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人工记录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损失。”
如今,走进劲华玻璃数字化车间,连接设备的大屏实时跳动着产品编号、产量、合格率等关键信息。通过应用ERP系统打造的数字化平台,每位员工上报的数据自动整合,每批产品、每道工序的投入产出、生产进度一目了然。
从“汗水车间”到“智慧工厂”,从改善“硬环境”到提升“软实力”,劲华玻璃6年先后投入4000万元进行自动化与数字化升级,不仅让曾经酷热的烤花车间变得清凉舒适,更让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双双跃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