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解读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楚商回乡相关工作部署,8月26日,大冶市重磅出台《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以乡情为纽带,吸引楚商楚才回乡,为我市“聚力建支点、跨越千亿市、奋进50强”提供强大动力。

一、核心目标:聚焦“五回”,量化考核

定性目标:全力推动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

定量指标:每年新增楚商回乡投资亿元以上注册企业60个;各乡镇(街道)项目签约数及开工投资额年增长均须达到10%以上。

二、重点任务:构建全链条工作体系

建机制:高位统筹,协同联动

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建立“市领导+商会+部门+乡镇”联动机制,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搭平台:数据赋能,精准对接

建库:2025年9月底前,全面摸清全球冶籍企业家、高管、高层次人才底数,建立“楚商楚才信息库”。

联网:11月底前建成信息管理系统,对接省市数据,实现人才信息互通共享。

畅渠道:内外联动,以商招商

激活商会:依托异地大冶商会设立“双招双引工作站”,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布局前线:立即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三大区域“产业招商服务中心”,作为前线阵地。

重奖激励:对招商引资贡献突出者给予专项奖励,鼓励“飞地招商”。

树品牌:情感链接,宣传引导

办大会:持续办好“冶商大会”,举办校友回归、投资考察等活动。

浓乡情:利用春节、中秋等节日,开展座谈联谊,系牢乡情纽带。

立标杆:媒体开设专栏宣传楚商典范,选聘“招商大使”,弘扬楚商精神。

优环境:强化保障,服务落地

精准供策:围绕“3+2+X”主导产业,发布投资指南和需求清单,精准匹配项目。

筑巢引凤:提升高新区、各乡镇产业园承接能力,打造“楚商回乡示范园区”。

全周期服务:强化用地、用工、融资等要素保障,设立“项目秘书”,提供“帮代办”服务,畅通问题处理闭环。

三、保障措施:压实责任,凝聚合力

原则:坚持“市级统筹、分级负责,健全机制、优化服务”。

执行:市招商服务中心总牵头,各乡镇(街道)落实主体责任,各部门协同配合。

氛围:讲好楚商返乡创业故事,积极营造重视、尊重、支持楚商的浓厚氛围。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