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郑甜甜)“现在办出院、交费是真方便,在病房就能解决。”8月25日,在市人民医院外科病房,刚办完出院手续的市民张峰笑着举起手机,“你看现在,我就刷了个脸,几分钟就全部搞定,这变化真是想不到。”张峰一边说,一边滑动屏幕,语气里藏不住的轻松和惊喜。
“以前办出院结算就像跑‘马拉松’,收费处、医保窗口来回跑,高峰期排队就得几十分钟,要是材料没带齐,还得回头补,一折腾就是大半天。”提及过去的出院结算经历,张峰连连摇头说道。
为破解市民就医“痛点”,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医院在患者办理流程上做“减法”,在医疗数据服务上做“加法”,彻底打破传统流程中“市民多跑腿”的壁垒。患者不用往返各窗口,只需在护士站通过刷脸完成身份认证,或出示医保电子凭证,就能一次性完成费用核算、医保报销及电子发票生成,让数据在后台“自动跑”,实现结算流程的高效衔接。
据统计,整个结算过程耗时较以往缩短80%以上,不仅省去了患者跑腿的麻烦,还减少了人员在收费处、医保窗口等处聚集的风险,为就医安全提供保障。
除了床旁结算带来的便利外,医院新增的“医保门诊”也让张峰受益良多。张峰告诉记者,之前对慢性病报销政策一知半解,直到在医院看到“医保门诊”的牌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去咨询,没想到市医保局的工作人员特别耐心,一对一讲解政策细节,还手把手指导完成备案。“有了‘医保门诊’,就医时遇到医保问题再也不用‘到处问、反复跑’,心里踏实多了。”
据悉,为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随时能找到“医保帮手”,市医疗保障局已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设立“医保门诊”,安排熟悉医保政策的专业人员驻守。在这里,群众不仅能咨询医保报销比例、异地就医备案流程等常见问题,还能获得业务办理指导,真正实现医保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
同样感受到医保服务便利的,还有刚生完二胎的宝妈王慧芬。“以前申请生育津贴,要准备出院小结、出生证明、住院费用清单等一大堆材料,跑到医保窗口提交后,还要等15个工作日才能知道结果。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钱直接打到银行卡里,几分钟就到账了!”王慧芬笑着说道,没想到这次的生育津贴到账那么快,效率高得让人惊喜。
生育津贴“秒到账”,得益于医保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智能审核升级。市医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参保职工生育后,医保系统会自动关联生育医疗费用数据、参保缴费信息,无需职工提交任何纸质材料或线下申请,系统会自动完成信息核对与审核,审核通过后直接将生育津贴发放至职工个人账户,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这样的便民场景,在医保服务中已不是个例。为彻底破解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的困境,市医疗保障局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打造“一窗通办”服务模式。以往需要跨参保登记、待遇申领、异地就医备案等多个窗口办理的业务,如今在医保服务大厅的单个窗口就能完成受理、审核与办结,大幅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
市医疗保障局通过一系列流程优化与服务创新,打破传统服务壁垒,将便民举措落实到就医、办事的各个环节,大幅提升了医保服务效率。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