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进行时】万亩稻田翻金浪 “订单农业”稳农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张蕾 通讯员 金绪猛)秋分时节,罗家桥街道团结村兴垅大畈遍地铺金。9月28日下午,一辆装载13吨稻谷的大卡车,缓缓驶离稻田,开往粮食加工厂。“我们签订了订单,价格有保障,今年又是丰收年!”望着满载的卡车,种粮大户田首雄脸上洋溢着喜悦。

稻田里,四台沃得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金色的稻浪中纵横穿梭。收割机驶过,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粉碎的秸秆均匀还田。仅需一个半小时,这些“铁牛”便能“吞”下足以装满一卡车的稻谷。“我们这1100多亩中稻,从9月底开镰,一直要收到10月中旬。”田首雄指着连绵的金色稻田介绍道,“现在四台机器同时作业,效率很高。”

种粮15年,田首雄对如何夺得高产自有心得。“种田只要把好‘草关、虫关、水关’这‘三关’,产量自然就上来了。”他捧起一把金黄的稻谷,“你看,今年亩产有1100斤,比去年足足多了100斤!而且我们种的是优质品种‘优莉丝’系列,订单收购价一斤1.15元,销路不愁,收入稳当。”

确保这千亩稻田远离病虫害,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助力。湖北同辉农机有限公司的飞手袁炜才正操控着无人机在另一侧进行撒药作业。“整个生长周期要防三次虫。2台无人机,2天就能完成1100亩的作业。一台机器能装150斤药水,效率是人工没法比的。”无人机掠过之处,药液如薄雾般均匀洒下,为水稻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老田的稻子,品质没得说,一直是‘优质优价’的典范。”前来察看稻谷品质的林氏粮油购销部负责人林先生赞不绝口,“别人亩产几百斤,他这里最少都是一千斤起步。”

丰收的背后,更离不开罗家桥街道强有力的支持。罗家桥经济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陈小平表示:“我们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全程‘保姆式’服务,从免费飞防到水电保障,为中稻丰收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我们将全程跟踪收割和订单交付,并提前为明年谋划,让更多农户享受‘订单农业’的便利和实惠。”

据悉,罗家桥街道通过提供田间技术指导、免费飞防服务、抗旱灌溉保障、优质良种推广、技术培训观摩、产销对接、灾害预警应急、政策咨询申报等八项精准帮扶措施,为辖区内33位种植大户完成15890亩水稻生产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审:陈 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朱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