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石程曦)10月20日,记者从市文化馆获悉,我市汪凤竹剪纸陈浩洋、大冶刺绣彭涛、大冶铜雕制作技艺项祥发、大冶石雕周会文、还地桥鱼面制作技术孙质兰、大冶拼布制作技术谈桔红6人成功入选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汪凤竹剪纸是大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汪凤竹自幼受家族长辈熏陶,擅长以红纸剪刻花卉、虫鸟、人物等传统纹样。其孙陈浩洋作为新生代传承人,延续家族技艺并探索现代表达,两人共同参与年画印制、志愿服务等活动。
彭涛是大冶刺绣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其与母亲刘小红及家族成员共同创立“小红绣”品牌,通过“技艺+设计+市场”的模式,推动大冶刺绣从传统手工艺向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
项祥发是大冶铜雕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他坚持“祖辈传下来的东西不能扔掉”,通过改革雕刻工艺,使传统铜雕艺术焕发新生。
周会文从2003年跟随名师尹国安学习石雕技艺,专业传承和学习大冶尹解元石雕技艺,包含:浮雕、透雕、立体雕刻等,先后参与施工了许多全国大型石雕工程,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石雕展览和评选。
孙质兰在制作鱼面时非常注重细节和口感,她每天都会亲自挑选新鲜的鱼肉,严格控制制作过程,确保食物达到最佳的口感和品质。此外,她坚持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注重细节和技巧的创新。
谈桔红作为大冶拼布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进一步研发出更具实用价值的生活艺术品,并扩大推广力度,培养优质传承人,让拼布技艺进社区、学校、农村,带动妇女就业。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张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