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再造一个还地桥!”
这不仅是铮铮誓言,更是今日还地桥的生动实践。
作为大冶的“西大门”,还地桥镇屹立于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前沿,奋力打造区域合作的“桥头堡”和“后花园”,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勇立潮头。
2020年,黄石市着眼长远,在此设立临空经济区,精准对接鄂州花湖机场,为还地桥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年9月,大冶市积极向上争取,还地桥镇也依托自身潜力与优势,被纳入湖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次年1月,更是一跃成为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从此,这片土地开启了从“水袋子”变“粮仓”、从废弃矿山到产业高地、从传统乡镇到临空新城的华丽转身,处处洋溢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工业园区蓄势待发
规划领航 描绘发展“新蓝图”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021年春,我市高位推动,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成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指挥部,精心构建起“市级指导、镇级主导、市场化运作、村民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按下了“快进键”。
市级层面提供技术指导,精准施策、高效运转;镇级层面发挥主导作用,协调推进、压实责任;市场化运作引入大量资源,提质增效、攻坚克难;村湾组织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共建共享。
为确保整治工作科学、系统、可持续,在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指挥部的精心指导下,还地桥镇明确了“明晰土地整治、生态修复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四条清晰路径,形成“山、水、田、园”主题特色板块,打造水生态治理与修复、田林园水复合、矿山修复治理、高标准农田等4项示范性工程。
项目覆盖还地桥镇31个村3个社区,总建设面积约23万亩,总投资26.66亿元,共包含55个子项目,规模空前、涉及面广、意义深远。
为将“试点”打造成“示范”,还地桥镇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向银行申请政策性贷款20亿元,激活“一池春水”。同时按照《大冶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还地桥镇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打好政策“组合拳”、弹好发展“协奏曲”、落好关键“制胜子”,通过实际行动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重塑。
土地整治 整出连片“好丰景”
还地桥,乃水资源大镇,境内保安湖、三山湖两大流域波光潋滟,宛如一条条灵动的丝带,滋养着这片土地。
然而,过去由于渔民围栏养鱼,致使水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作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关键子项目——莲花洲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宛如一场及时雨,为这片水域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莲花洲水生态修复
指挥部将村民承包的碎片耕地和鱼池流转过来,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高标准建成万亩农田,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秋风起时,稻浪翻滚,谷穗飘香,一派“湖乡粮仓”新景象。
土地由“散”到“整”、由“瘠”变“沃”,不仅提质增效,更激活价值。
整治后的耕地,流转价格跃居全市之首,水稻种植区每亩流转费达600元,而稻虾套养区更是高达1200元/亩,全部由种粮大户规模化经营,推广稻油轮作、稻虾套养等高效农业模式,已连续三年喜获丰收。
“以前地碎难管,收益低。现在成片经营,机械化作业成本降了,稻虾套养让收入翻了几番!”种粮大户喜笑颜开。
未来,这里将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示范区,集观光、休闲、科普于一体,绘就“田园变公园”的崭新画卷。
三年来,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农用地综合整治面积达6.13万亩,将原有3074块耕地整治为1329块,预计可新增耕地8308亩;通过2.6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全面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耕地质量平均等别提高0.3等,粮食产能预计增加63.6万公斤。
矿山修复 打造绿色“新名片”
秋意渐浓,魏先敬矿山生态修复区,昔日的荒芜与破败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

生态修复绿意盎然
作为矿冶重镇,还地桥地质灾害频发,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该镇秉持“源头治理、系统观念”的原则,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投入4.2亿元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通过开展地形整治、边坡修复、场地平整、步道建设、植被复绿等一系列措施,整治废弃矿山2500亩,新增生态用地2700亩,20多座废弃矿山重披绿衣,变身“幸福靠山”。
“废弃矿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不断拓宽。湖北渤海生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在地,曾经也是一片废弃矿山,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经修复后摇身变成建设用地,引来了“金凤凰”。厂区距离黄石新港仅40公里,离鄂州花湖机场也仅26公里,铁路道口就在厂区门口,便捷的交通网络为企业原材料运输和产品外销提供了有力保障,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赋能下,还地桥镇全面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新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3510亩,发展新生态新产业项目11个。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结合乡镇发展定位,精心打造“一心一廊三带四片”的发展格局,为产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家园焕新 绘就宜居“幸福卷”
全域整治如春风化雨,不仅重塑山河、更温暖民生,让还地桥镇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道路如网,畅通城乡。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来,全镇改造升级58条乡村公路,建设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线75公里,蜿蜒延伸,出行更便捷,产业更兴旺。
南石村,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村庄,如今旧貌换新颜。投入近千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建设,村里的道路宽敞平坦,路灯明亮如昼,绿化郁郁葱葱,呈现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南石村干净整洁
黄岗村作为全省12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村之一,更是亮点纷呈。提升2.4公里沿线8个湾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广场、爱心食堂等各类基础设施8000余平方米,房前屋后庭院修整1.2万余平方米。占地13.45亩的黄岗村聚居新农房,环境优美宜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标杆。
一批农业企业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大力发展生态农旅融合项目。其中花海知音、三山湖生态休闲农业、三华生态园、秀山矿山公园等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应运而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陶醉在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还地桥越来越有“城”样。
在大冶一中临空学校,书声琅琅,孕育着未来的希望;黄石临空经济区科创中心政府服务大厅,井然有序,工作人员热情周到服务;军山还建楼,村民即将“洗脚”上楼、安居乐业,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大冶一中临空学校
在还地桥镇六大类55个试点项目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类及乡村振兴类共占29个子项目,投资额达16.8亿元,占总投资的63%。
截至目前,马石、曙光、黄金湖3个小集镇提档升级,育才路、曙光路、三六街3条街道升级改造焕然一新,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整体推进。厕所革命完成率、生活垃圾及时转运和处理达标率、生活供水水量达标率、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均达到100%。
破旧立新,沃野重生,新城崛起。
如今,还地桥镇围绕高端制造、生命健康、智能物流、新能源、临空农旅等重点领域,广发“英雄帖”,引进项目73个,总投资564亿元。截至2025年,全镇“四上”企业达11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发展动能澎湃。
还地桥镇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征程中,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奋力书写新时代“还地桥模式”的精彩答卷。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张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