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大冶】鉴江阴经验 开思想新局 谱跨越新篇

云上大冶报道 今年,市委高瞻远瞩、科学谋划,以“比学江阴、跨越千亿”为主题,全面掀起对标学习、追赶超越的热潮。6月份,孙书记带队赴江阴考察取经,先后选派多批骨干到江阴挂职锻炼,为我们打开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一、对标重要思想论述,在理论武装与履职实效上筑牢根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委最新部署要求,紧扣全市决胜四季度推进会工作要求,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统筹推进分管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抓好秋冬农业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三资”监管,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教育工作持续落实“双减”政策,强化校园安全,深化产教融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工青妇方面加强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依法保障妇女权益,广泛凝聚发展合力。

二、对标先进产业体系,在引育龙头与建强集群上攻坚跃升。江阴以“龙头引领+链式协同”模式,成功打造了特钢新材料、高端纺织服装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面对园区产业体量不大、链条韧性不足的现状,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聚焦存量提质。强化企业包保服务,加快项目落地见效,力争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商贸业零售额、企业进规进限等方面谋求突破,为我市冲刺千亿贡献主引擎力量。二是聚焦招商提速。近期,我们先后举办了校友企业家来冶投资考察、氢能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后续还将举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铝产业链等专场招商活动,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四季度,要抢抓年前招商窗口期,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校友招商、本土招商,积极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链主和配套企业,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招商目标任务。三是聚焦项目攻坚。上个月,长城汽车等3个项目代表我市参加黄石第四次项目拉练活动,获得综合和单项排名第一。四季度还要保持定力、铆足干劲,全力服务汽车内外饰、骆驼户外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劲牌、绿冷、拓尔激光、卓玉等12个项目投产达效,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抓好项目谋划和盘活工作,提前筹备明年黄石第一次项目拉练,确保再次取得好成绩。

三、对标先进创新机制,在平台搭建与成果转化上聚力突破。江阴以“一湾一谷一区一港”为骨架,依托遍布全国的“科创飞地”,构建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体系。对标先进,我们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仍需补短锻长、系统提升。一是激活创新主体。支持劲牌公司、融通高科、大美科技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院所攻克关键共性技术,落实“揭榜挂帅”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二是建强创新平台。加快氢能产业园、迪峰换热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融通高科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深化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大冶湖未来产业(氢能)联合实验室;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加强与中碳登等专业机构合作,促进氢能与碳汇双向赋能。依托大学科技园、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产业创新促进中心等载体,探索“中试—投资—孵化”一体化模式,推动省级大学科技园升格为国家级。三是优化创新生态。持续开展“智汇高新区”等双创活动,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营造要素集聚、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

四、对标先进营商理念,在优化环境与赋能发展上担当作为。江阴秉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培育了2600余家规上企业和63家上市公司,赢得“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华夏A股第一县”的美誉。与之相比,园区营商环境仍有提升空间。一方面,要全力做好企业服务。持续优化产业、科技、人才、金融、政务、生活等六大服务,不断擦亮“双千”、企业接待日、圆桌会议、政银企对接等助企品牌,全力破解企业融资、用工、订单等难题,切实做到重大招商项目研判、重大项目建设问题协调、重大企业困难问题研究等“三个不过夜”。另一方面,要持续提升功能品质。加快电商产业园建设,力争明年初建成投用,持续跟踪对接猫宁科技、祈飞科技等意向性企业,确保及时入驻;加快推进攀宇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努力为高端人才和产业工人提供“拎包入驻”的便捷条件;科学规划建设汽车邻里中心,不断完善周边餐饮、住宿、休闲等生活功能;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持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园运营和招商质效;加快推进罗家桥港小流域综合治理,启动铁金港综合治理项目,大幅改善园区生态环境。同步优化园区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高地。

(作者:市委副书记、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陈罡)

一审:陈 雪

二审:周春明

三审:范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