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一把火 “燃”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茗山乡获评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 通讯员 费丁香)11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大冶市茗山乡人民政府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这是该乡继2023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名单后,在群众体育领域收获的又一国家级荣誉。这背后,正是茗山乡以“村BA”为龙头深耕群众体育、推动“体育+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茗山乡与篮球的缘分,始于1985年。早年间便有民间自发组织篮球比赛的传统。1992年,茗山乡成功举办首届农民篮球赛;2022年,乘着贵州“村BA”出圈东风,茗山人柯浪发起本土“村BA”,从初期场地不规范、球队松散,到2023年升级为湖北省和美乡村篮球赛,再到如今形成村级联赛、企业冠名赛、专项邀请赛等160余场次的年度赛事体系——茗山乡用三年时间,将一场“土味”篮球赛淬炼成全国关注的体育IP。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茗山乡“村BA”累计举办近400场次,吸引乡内外观众超百万人次,新华网、央视网等平台点击量突破千万次。

近年来,茗山乡积极倾听群众心声,加大投入,建成集群众大舞台、文化长廊、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于一体的茗香广场;全域布局50个农民体育健身场所、60余个篮球场及乒乓球场。其中,标准化篮球场单场投入超300万元,配套了观众席、停车位、电子显示屏,并开通了“村BA”抖音直播号,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观赛。

“以前打球得到处找空地,现在下楼就是标准球场,晚上还有灯光!”村民彭水平的感慨,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硬件的提升也促进了赛事的专业化,全乡29支球队被整合为12支精英队伍,赛制也更加开放包容,允许祖籍在外的村民报名,让比赛越办越有看头。

一场赛事,激活一方经济;一群球迷,带火一片产业。每逢“村BA”赛事期间,50余家农副产品展销点日均销售额超20万元,年接待外地游客超2万人次。“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消费”模式深度融合——游客观球之余,可体验夜市经济、民宿游乐;“红马甲”志愿者累计服务超20000小时,服务群众更好观赛,“赛事热度”转化为“文明温度”。

从民间自发到全国示范,茗山乡用一场场“村BA”证明:群众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引擎。茗山乡党委书记朱忠炯表示:“我们要把‘村BA’办得更有乡土味、更有烟火气,让体育不仅是球场上的热闹,更成为带动产业、凝聚人心的黏合剂,为建设和美乡村、体育强国贡献茗山力量!”

一审:张 敏 周春明

二审:李 丹 赵辅拥

三审: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