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冯九古奇村:在山水大戏里邂逅千年乡愁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郑甜甜)晨光熹微中,薄雾如轻纱般萦绕于上冯九古奇村,村口的百年古樟舒展着枝干,静静俯瞰着这片土地的变迁。曾经,这里是以“九古”闻名的静谧村落,如今,以九古为骨,演绎为魂,新业态为韵,在山水相拥间铺展出一幅立体画卷,让古村在古今交织的旋律中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流淌着诗意与生机。

夜幕下的天池

九古为轴 演绎乡愁

11月10日,步入金湖街道上冯古村生态旅游区,一排排融徽派和赣派建筑物宛如翻开的历史长卷,古祠、古井、古道、古碾等星罗棋布,每一处都沉淀着时光的印记。但如今的古村,早已不止于静默的沧桑,动态演绎宛如灵动的音符,跳跃在“九古”的各个角落,让原本沉静的村子一下子“活”了过来。

碧水湾迎宾礼

沿着精心规划的游线前行,一步一景皆是戏。在碧水湾池塘,轻舟荡漾,数名演员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竹篙,立于轻舟之上;岸边,丰收的村民演员挑着担子,展示着新收的瓜果,再现古村热情好客的生活场景。沿涌泉蜿蜒向前,九古市集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方言叫卖声此起彼伏,还原着“活着的古村”最本真的模样,让游客恍如步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电视剧《掩不住的阳光》拍摄地

这些散落于古村角落的演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古村肌理深度交融。从碧水湾畔清雅的《古村迎宾礼》,到涌泉边热闹的《古风市集喧》;从红军亭电视剧《掩不住的阳光》拍摄地承载的红色记忆,到古道上《铃铛声声响》再现的商队繁华,每一场演绎都精准呼应着所处场景的文化内核。

游客打卡拍照

“这里的景色很优美,古村落、古树都是原生态风貌,而且这里还有许多的演出节目和体验馆,可以沉浸式地感受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魅力。”游客赵玲玲开心地说道。

“我们的节目单,每一页都写着上冯的故事。”上冯古村生态旅游区负责人介绍,“《涌泉迎归人》藏着乡梓情怀,《铃铛声声响》还原古商道记忆,晚上鱼灯送晚的流光溢彩,是对传统的浪漫转译。我们想通过历史会说话、景观讲故事,让游客从‘参观者’变成‘入戏人’。”

九古市集

据了解,上冯古村生态旅游区共设有景区碧水湾、上冯涌泉、九古市集、游客驿站等25处景点及游玩设施,全方位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

古今交融 业态共生

如果说演艺让古村复苏,那么多元业态则为其注入可持续的动力。

九古说书堂

在“非遗体验馆”里,大冶石雕、大冶刺绣等非遗在匠人手中焕发新生;在“状元饼铺”与“半坡院子”里,沿途为游客提供品尝互动体验;在“大树咖啡”下,香醇与千年古树的荫凉相得益彰,成为旅途中最惬意的休憩场所。而“九古说书堂”内,既可聆听《上冯湾之歌》的悠扬旋律,也可在“书画赠礼”环节挥毫泼墨,体验书法之美。

大树咖啡

“我本是冲着‘九古’的名头来的,但最让我惊喜的是这里的‘沉浸感’。在池塘边看演出,在咖啡香里听民乐,在状元饼铺里品尝美食,这种古今交织的体验非常独特,仿佛真的和历史生活了一场。”武汉游客郭嘉赞不绝口地说道。

手工糍粑

“印子粑、糍粑、芋头圆这些特色美食琳琅满目,还有村民身着古装在古巷中穿梭的场景,每一幅画面都特别有故事感。这里既有让人垂涎的美味,又有新奇有趣的体验,保留了古村的独特韵味,又增添了现代的迷人魅力。”市民吴冬冬欣喜地说道。

这一系列精心打造的场景背后是清晰的战略蓝图。“我们的目标,绝非打造一个孤立的景点,而是以‘九古’为核心灵魂,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上冯古村从一个传统的观光地,升级为一个‘活的、可体验的、可消费的’乡村休闲康养目的地。”上冯古村生态旅游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金湖街道党工委委员柯晴介绍,围绕“九古奇村”的文化底蕴,推出多个主题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古村风情。通过集章兑礼、换装打卡、摄影展览等互动形式,增强参与感与记忆点;结合红色遗址、流线型的演绎,深化文化体验,实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游览体验,吸引游客走进乡村、感受烟火、品味文化,真正实现“留下来、住下来”。

夜晚鱼灯点点

夜幕降临,古村灯火再次亮起。村民们手持斑斓鱼灯,暖光在蜿蜒巷道中流淌,宛若一条苏醒的光河。千年古韵与现代活力在此刻交织,时光仿佛被施以温柔的魔法,邀人沉醉于这片山水酿就的乡愁之中。

一审:陈 雪 范先浩

二审:李 丹 赵辅拥

三审: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