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多措并举,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以硬招实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为基层松绑减负,引导村(社区)工作人员从“事务空转”转向“实干赛道”,有更多时间沉心入户解民忧。
减事项增服务,让基层干部回归为民本位。以“减事项”为突破口,构建动态优化的村(社区)主责、协助、负面“三张清单”管理体系,从源头为基层干部“卸下重负”。坚持自下而上、聚焦需求,配合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其中主责清单由27项精减至20项,协助清单由85项压减至44项,负面清单由18项调整为8项,取消一批信息数据报送、创建示范、评比考核等事项,职能职责更加清晰。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健全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例如,大箕铺镇党员干部每周进湾入户,做好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解读政策等工作,实现村(社区)工作人员从“坐等群众上门”变“主动问需入户”,把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
减表格办活动,让治理焕发生机。依托数字基建,搭建街乡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以“一套基础表”改革为抓手,推动数据多跑路、干部少填表。建设推广“共享信息库”及为基层减负“一套表”管理系统,推动“一次采集、多方使用”,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大力推进“近邻”“乡亲”基层治理创新模式,发挥村(社区)亲缘、地缘、人缘优势,因地因需建立各类群众组织,定期开展邻里互助、联谊联欢、爱心义卖等活动,拉近村(社区)工作人员与群众的距离。例如,东风路街道朝阳社区创新“每日4小时”驻点机制,在居民人数较多的小区设置3个“冶好办”驿站,提供便民服务。
减牌子拓渠道,让诉求得到高效回应。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整治,开展村(社区)挂牌专项整治行动,按照“清理、精简、整合、保留”原则,全面规范展板(牌)设置与证明事项管理,有效破除形式主义。坚持部门联动、上下贯通,先后开展村级组织展板(牌)设置等问题专项整治和规范村(社区)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专项整治,集中清理和取消了出具亲属关系等一批不应由村(社区)提供的证明事项。按照“清理一批、精简一批、整合一批、保留一批”的方式,清理“室内牌”“房门牌”等。面向全社会公布村(社区)减负投诉举报电话,跟进处置问题线索10余条,进一步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确保减负成效。从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建立群众需求回应机制,学习先进地区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经验,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云上大冶”APP等13个渠道,打造“民情通”诉求处办平台,构建“全量收集—精准交办—高效处理—及时反馈”的闭环处办机制,让群众诉求“随时随地投、最多投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