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金秋时节,天朗气清、层林尽染,市民短途出游需求持续攀升。

晒秋
11月15日,记者走进保安镇沼山村刘通湾,随处可见村民铺晒的红薯粉、红薯片、红薯干,青山环绕间,昔日闲置的农房变身风格各异的民宿,小桥流水映着白墙黛瓦,几位游客正举着相机记录眼前景致,闲坐民宿庭院的老人晒着太阳,满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游客欣赏美景
“我们本是自驾去鄂州游玩,没成想沿着彩虹公路一路开到了刘通湾,这里的景致也太美了!”来自武汉的游客杨先生与爱人望着眼前的秋景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当晚已规划好观赏《桃花源里》演出,在村内民宿留宿一晚,待明年春天桃花绽放时,必定再次前来打卡。“既能品咖啡茶饮,又能赏乡村秋韵,这趟旅程太值了!”

鸡舍奶咖
同样被刘通湾魅力吸引的还有来自鄂州的游客李文娟,在村内“鸡舍奶咖”里,她点了一杯手打百香柠檬茶斜坐在窗口,一边翻看手机里拍摄的彩虹公路、晒秋场景,一边和同行伙伴闲聊:“下次要带家人来,住民宿、看演出,好好感受这儿的乡村生活。”

乡村秋韵
游客的青睐,让村民的日子愈发红火。村口的手工糍粑摊位前,村民刘松如一边热情招呼游客,一边麻利地打包。“手工糍粑,5元一斤,软糯香甜,要不要带点?”他笑着告诉记者,如今每天能卖出几十斤糍粑,收入十分可观,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村里游客量的增长,“游客多了,咱们村民的钱包自然就鼓起来了。”

古村桃乡
近年来,沼山村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为依托,锚定“让游客住下来、玩起来”的发展目标,持续推进乡村旅游业态升级。通过打造彩虹公路,盘活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农家乐,推出《桃花源里》特色演出等举措,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的道路。

《桃花源里》演出现场
丰富业态不仅让游客“留得住”,更带动了乡村产业“火起来”。如今的沼山村,春有桃花灼灼,秋有稻薯飘香,四季皆有景,不仅成了周边城市游客的“周末打卡地”,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绘就出一幅景美、民富、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审:陈 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吴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