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高:用年华浇溉文体事业

文体工作作为一项繁杂且重要的事业,能够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锻炼强健体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对于整个社会的风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市文体系统,就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锐意进取、勤奋耕耘的工作者。现年54岁的万高,从事文体工作已经30多个年头,如同一头老黄牛般用青春和年华浇溉着自己的工作。他勤勉务实的工作态度让同事钦佩,热心助人的性格令他人赞许。

艰苦 一碗炒饭过除夕

万高说,从事文体工作以来,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冶广播电视发射台工作的那九年。“那是九二年的时候,发射台设立在海拔四百六十米的高山上。我们发射台一共六个人,每人一周仅有一天轮休的时间,其余时间不论是过年过节,都必须坚守岗位。”万高回忆道。

日常的物资必须由万高和同事采购上山,有一段时间因水泥厂在山上采石,导致不能通车,所有物资只能由人驼运上山。“那时候刚去发射台工作不久,不了解山上的情况,我驼运物资到了半山腰就把上衣脱了图凉快,结果山风一吹,当天我就感冒了。”万高说,因为工作没有人替,只能带着病躯继续当天的工作,到了下半夜,万高发起了高烧,实在扛不住才下山就医,经诊断是患上肺炎。“现在我还有支气管炎,春秋复发,都是在山上的那几年落下的病根。” 

在山上的生活十分艰苦,因为没有冰箱等冷藏设备,鱼、肉在夏季往往放几天就有些发臭了。“虽然发臭了我们也是照吃,不然一时半会去哪弄新的物资。”万高轻描淡写地讲述那段日子,“有时候除夕我和同事们也就是炒碗饭吃,就当过年了。”

难忘 为了责任涉危险

在发射台每天5点便要起床,晚上要值班到12点。在一次午休时,万高被一阵巨响惊醒,窗外火光一闪,万高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起床查看。原来是雨天突然打起了巨雷,这种情况下必须把配电房的电源断掉,不及时处理便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当时楼道都已经积了不少雨水,开关离我大概有三四百米远,在雷雨天踩着积水长距离移动是十分危险的。”万高没有多想,快步冲过去断了电源。“雷雨天特别是在满是积水的地面奔跑极易产生跨步电,所幸当天没有发生什么危险。”深谙电学原理的万高回想起来心有余悸。

 坦然 尽职尽责换无悔

在同事朋友眼里,万高是一个热心肠、有求必应的人,有朋友需要他维修家电或是处理电器难题,他总是没有二话。对于公共财物更是积极主动去维修和保护。

在他所居住的广电小区,楼道楼梯扶手坏了十多年也没人去管,他看见了就立刻去找来工具修好。有的时候他帮朋友办事,甚至还需要自己贴钱,他也总是藏在心里:“维修一些电器时,一些零件很可能需要换新的,我自己就会去买来更换。很多朋友对电器不了解,以为就是靠技术去弄好。”就算是贴精力贴钱,万高仍表现得无怨无悔,“我就是从事技术工作的,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上别人忙,让我觉得很有自豪感。”他坦然说道。

去年12月刚调进文体局不久,他发现局里食堂热水器不能使用,别人告诉他已经坏了很长时间,准备换新的了,他却特地去检查了一番。原来只是电池出了问题,换了电池后当天就可以使用。他庆幸道:“好好的热水器要是就这么报废了多可惜啊。”万高笑着说道。

54岁的万高,随着年龄的增大,精力体力大不如从前了。每天与数据打交道,视力下降也对他的日常工作产生了干扰。不过,他还是像过去那样经常加班加点,努力尽到自己的职责。“从84年参加工作,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退休的年纪也不远了,不过只要我还在岗位上,我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文体系统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万高如是讲道。(记者  黄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