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郑甜甜)一家家企业相继落户,一个个项目快马加鞭,一条条生产线机器轰鸣……七月的铜都大地,处处涌动着加速奔跑的勃勃生机。
7月1日,全市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议召开。上半年,我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4个,投资额超400亿元;已开工项目51个,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率41%。这份亮眼答卷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精准招商“一盘棋”思想,奋力拼搏的生动印证。
全域统筹
下好精准招商“一盘棋”
思想引领发展,思路决定出路。今年以来,我市以顶层设计为统揽,不断优化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聚焦“3+2+X”主导产业,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先、效益为本”,奋力推动产业招商实现新突破。
刘仁八镇招商专员在交流中说道:“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强力推进,上半年我镇新签约项目6个,完成投资额11.58亿元;新注册项目完成3个。”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该镇出台《经济发展工作奖励办法》,发动全镇干部提供线索,强化“领导带头”示范,全力盘活存量资源、破解用地瓶颈的硬举措。
“今年我们辗转长三角、珠三角、闽赣、晋鲁和东北三省,对接各地铸造协会和家乡商会,收集有效信息数十条,跟踪洽谈百余家企业。”灵乡镇招商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签约项目10个,投资额65亿元,亿元项目入库6个。
今年,我市进一步优化招商体制机制,组建9大产业招商专班,实行“一月一调度、半月一研判”,严把项目质量关,着力破解项目落地难题。同时,密集举办长三角企业家来冶招商推介、冶商大会、湖北大学校友企业家招商推介、湖北山东商会企业家考察推介等系列活动,不断拓展招商“朋友圈”。聚焦“3+2+X”主导产业,成功签约了新冶特钢、东贝精密铸件自动化、汽车橡胶制品、发动机、氢能创新科技园、绿色建材产业园等一批高质量项目,为产业强链补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苦练内功
锻造招商引资“硬实力”
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主动求变、苦练内功才是硬道理。
“我们专班梳理绘制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图谱,清晰掌握企业分布,并绘制招商要素导图,以长城汽车大冶工厂为核心,详细梳理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可用厂房、土地资源及物流条件,汇编成册,为项目落地提供精准导航。”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专班招商相关负责人说道。
“我们依托国家级高效节能产业集群以及国家级火炬有色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突出迪峰换热器、东贝电机集团等企业龙头优势,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绘制招商地图,瞄准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开展靶向招商,全力补短板、锻长板。”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招商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方向明确,步履坚定。
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全市上下将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紧盯“3+2+X”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加大外出招商频率和园区、企业走访力度,充分发挥冶商资源优势,把各地商会打造成招商引资的“前沿哨站”;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更优环境和更高效率保障签约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效。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