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乔绮曼)9月11日上午,大冶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玻璃)迎来重要发展里程碑——DY7纯电窑炉正式点火启动。该窑炉是华兴玻璃集团在全国16个生产基地中建成的首座纯电玻璃窑炉,不仅标志着企业生产方式的重大革新,也为玻璃制造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新标杆。
纯电窑炉有何特别之处?“科技内核”是其最重要的标签。据了解,DY7纯电窑炉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从配料、燃烧控制到生产信息采集,各项数据实时共享与监控,大幅提升生产管理的精确性与透明度。
“设备故障历来严重影响生产节奏,往往停机才能发现故障,现在纯电窑炉配备了更智慧的‘大脑’,能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提前预警异常,让设备故障从事后分析变为事前预防,可降低50%的故障损失。”华兴玻璃人事行政部主任付绍梁告诉记者。
“科技内核”还支撑了生产流程的优化。以往,玻璃瓶需经历投料、熔化、生产、检验后,再转运至深加工车间进行贴花、印花等后续工序,中间环节多、包装成本高、整体效率受限。如今在DY7纯电窑炉生产线,全部工序实现一站式完成,生产效率提升20%。
“纯电窑炉生产线应用全智能机械手制瓶和自动检测技术,人工参与减少20%,工艺稳定性显著增强。”华兴玻璃总经理文德利介绍,“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控制,产品重量误差由原来3克降至0.5克,品质一致性大幅提高。”
在节能环保上,纯电窑炉表现同样出色。不同于传统窑炉通过燃烧天然气产生热能的生产方式,纯电窑炉通过电能产生热量,实现了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零排放。
“7号炉的行列机可以同时生产两种不同产品,实现了‘一线两品’,并且能够生产高精白玻璃产品,这也让我们成功进军高端小众市场。”文德利告诉记者,7号炉重点聚焦香水瓶、化妆品瓶、燕窝瓶及高端定制白酒瓶等高端品类,兼顾小批量私人订制,全面满足市场对高端玻璃制品的多样化需求。
如今,在华兴玻璃,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近年来,企业持续强化技术改造,引进西门子数字化设备与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数据互联互通;在硬件方面,已建成6座全自动化马蹄焰窑炉、23条双滴料生产线、3条三滴料生产线和2条9S机生产线,年产能达48万吨,成为劲牌、百威啤酒、中粮大宝、立兴罐头、午时药业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DY7纯电窑炉的投产,预计每年可为华兴玻璃新增产值一亿元,进一步拓展其在高端高附加值玻璃制品领域的产业布局。未来,企业将继续秉持“技术+绿色”制造理念,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