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居住环境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昨天,家住观山花园社区的几位阿姨说起这两年实施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对这件政府为百姓办的大好事、大实事赞不绝口。“经过改造后,社区绿化和卫生环境变得非常,在家门口散步就像逛公园”。
老旧小区问题频出 “改头换面”有条不紊
位于观山路的商贸小区是1996年建成的商住两用的建材批发市场,小区内有216栋楼房950户住户,将近3400人,属于典型的大型老旧小区。老旧小区的问题在这里也很突出:基础设施陈旧、环境卫生难搞、停车难。
今年60岁的金卫兵大爷在商贸小区居住了十多年,对商贸小区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商贸小区一直以来没有物管,小区里环境卫生不好,车辆乱停乱放,绿化带也没人管理,小区大门口之前还是个垃圾堆,占道经营,每次出进小区都觉得很脏很乱。”
居住在商贸小区的居民都知道,连接商贸小区的数十个庭院的道路只有10多米宽,平时居民停车没人管,大家都将车辆无序停放在道路两旁。10多米宽的道路,两边停车,中间只能容一辆车通行,一旦遇上对头车,错起车来十分艰难。
“每天开车回家走这条路都心惊胆战,生怕刮擦。”很多居民反映。为了解决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观山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实地考察以后,在小区主干道一边划了停车位,另加装隔离墩,这样车辆只能单边停放。此外,实行单线行驶,小区两个出口,一个出一个进。两项整改举措解决了乱停车的问题,也解决了错车难的问题。
商贸小区很多楼房外墙老化破旧,很多墙面成了“麻子脸”,这次社区统一对墙面进行整体粉刷成浅土黄色,和整个小区的“气质”非常搭配,粉刷一新的商贸小区也焕发了“青春”。
此外,商贸小区里的绿化带无人管理,绿化带秃了头,有的还成了垃圾场。开展创建工作以后,社区对商贸小区里的绿化带进行彻底“改头换面”,更换枯死的花草,补种上新植。
小区没物业,垃圾到处都是,后来经社区调解,组建共建委员会,这才让小区一直存在的垃圾问题得到解决。
商贸小区居民反映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民生微实事”落地实施,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社区工作人员第二次入户调查时,居民们提的意见少了,点赞的人多了。
突出民意 强势推进提档改造工作
自2016年以来,大冶市政府紧紧围绕惠民生、利百姓的角度出发,强势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市政基础设施改善提档改造工作。目前,共启动了叶家坝、观山等数个城中村改造,并进行保康社区、建设社区、观山花园社区等老旧小区和观山路、大冶大道、磡头老街的背街小巷改造,商贸小区、安家桥巷等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通过新一轮改造,全面提升小区人居环境水平,促进“文明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如今,大冶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善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市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善和城中村改造的样本。
2016年以来,市政府将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改善作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来抓,强势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及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工作。
针对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改善涉及居民多,利益矛盾多、改造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坚持民意导向,深入宣传,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居民的监督作用,确保了改造工作自始至终尊重民意、顺利推进。
在地质巷与裕民路拆违改造时,许多商户担心改造影响生意,对改造工作不是十分配合,市委市政府领导、街道和社区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社区经常上门劝导,让各商户从长远角度出发,认识到改造最终受益的是自己,通过做工作,最终所有商户都积极配合和支持改造工作。
同时,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及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工作,就改造内容、需求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改造方案上日臻完善。此外,市政府还充分发挥民智民力,选举、推荐小区内德高望重、协调能力强的人士和楼栋长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工作小组,帮助协调解决改造工作中涉及居民的一些难题和纠纷,同时对改造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确保了改造工作顺利有序推进和改造工程质量可靠。
创新管理 探索长效监管新方法
为抓好改造工作,相关部门克服事多人少困难,派专人全天候、全时段负责整个工地建设。同时,对所有的改造项目,做到“三公开”,即公开招投标、公开项目内容、公开计划安排,方便群众对改造工程进行监督。开发区、东岳路街办还将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工作列入常态化督查和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通过常态化督查和考核结果的运用,确保改造工作按目标推进。
老旧小区改造后,如果管理不善,很可能会出现公共设施毁损、脏乱差回潮等现象。因此,如何创新管理成了社区干部的一个新课题。
为进一步加强对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提档改造完成后的长效监管,开发区、东岳路街办制定了相应的长效机制和举措,确保改造成果不断巩固,惠及更多居民。一方面,完善网格化监管。根据新改造后的城中村安置小区和老旧小区的区域特点、人口分布和公用设施,对原有的网格化管理网络进行整合和完善,确保监管无漏洞、无盲区。另一方面,强化公用设施管理。对改造后新建的小型公园、公益设施、停车位,以社区为主体进行常态化巡查监管,进一步满足居民的休闲、停车、出行新需求。此外,探索管理新路子。目前,相关职能部门、街道、社区正筹划改造后小区“准物业”管理方式,研究“交通微循环”等措施,探索适合改造后老旧小区的管理方法。
目前,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正进入攻坚阶段,在市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进一步总结经验,根据开发区、东岳路街办现状,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循序渐进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工作,为文明城市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刘娟 文/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