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活跃铜都大街小巷

志愿服务的红色是城市最温暖的底色,也是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头戴“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城市各处,他们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中,向市民宣传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知识,给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以关爱,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一身“志愿红”也成为全市志愿者的标配。而这,也成为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生动写照。

志愿服务显活力 引领铜都文明新风尚

今年3月3日上午,我市贯穿全年的“建设文明大冶志愿众创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于是大冶街头各十字路口,总能看到志愿者们在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

8月19日上午,百余名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臂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手持钳子、打捞网,在大冶湖沿途拾捡湖堤上的废弃物、纸巾、果皮、食品袋、泡沫等各种生活、生产垃圾。当天,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共清理湖堤约1公里,共计托运垃圾2.6吨。

像这样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市每月也都可见。

“你好!我要加入志愿者队伍,和你们一起为文明创建出力。” 6月7日一大早,开发区港湖志愿者在港湖还建楼开展“抓小区建设,创美好家园”志愿活动,一大早组织者之一的刘瑞林就接到了刘瑞平的口头申请。“欢迎,欢迎。先把马甲穿上,等完了去大冶志愿者网站帮你注册下。”

今年70岁的刘家明老人精神矍铄,干起活来丝毫不落后。他说“我们年轻时,经常学雷锋帮助大家。最近这两年,这种感觉似乎又回来了。”

吴阿姨是港湖村刘长席湾村民,平常在家里靠打麻将消磨时间。她的丈夫是党员,经常来参加志愿活动。受丈夫影响,她也渐渐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她说,“与其在家打麻将,还不如出来参加志愿活动。这样,既活动了筋骨,还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据了解,从去年7月份开始,港湖村的志愿者积极主动参与到全市、各乡村、社区志愿活动中。

今年来,团市委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心重点工作,积极开展“衣见真情·关爱在身边”、“文明创建全民同心 志愿服务你我同行”环尹家湖环保公益健步走、“文明交通”等一系列全市大型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随着我市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注册志愿者达到32566人,完成各类服务项目1665个,总服务时长达到63万余小时。

建立激励机制  打造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为了让更多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发挥广大青年才俊的力量,我们特建立了志愿服务回馈机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攒积分,积分即可兑换物质奖品”,去年8月,我市首个志愿服务回馈机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

青年志愿者每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满一小时得1个服务积分,满6积分即可兑换物质奖励。同时,志愿者服务分别累计达到60分、90、120、150和180分的志愿者,还可依次被评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市政务服务中心自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奖励制度以来,不仅推动了中心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工作,也进一步激发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为了动员市民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团市委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市文明办、市财政沟通协调,将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时长完成情况纳入对各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申报单位考核,同时,制定了《大冶市志愿服务激励回馈管理办法》,将志愿服务时长与积分挂钩,实行服务时长与积分兑换机制,积分兑换商品全部由团市委进行配送,涉及家居、日化、小家电、粮油副食等4大类27种商品。今年7月14日,由团市委牵头的全市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活动在东鑫社区、保康社区、马叫社区、大箕铺社区4个试点部署完成,近30种商品全部上架开始兑换。

后期,团市委将科学开展志愿者星级认定,按照年度100、200、300、400、500小时服务时长,分别认定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并给予相应的物资奖励,志愿者服务总时长满1000、2000、3000小时,分别授予铜星、银星、金星荣誉奖章。并定期开展优秀志愿团队、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活动,及时推广和总结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和管理经验,建设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库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库等方式,打造一批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搭建活动阵地  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不知何时,冶城社区、街头随处可见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站内配备有饮水机、手机充电器、地图、针线包、打气筒、创可贴等便民服务物品,值守人员穿着红马甲、带着小红帽,或热情接待前来寻求帮助的市民,或在主次干道、商业大街沿线开展路线引导、答复咨询、制止不文明行为等服务活动。

据了解,从今年4月开始,团市委牵头在全市社区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36个社区全部按标,建立了充实的志愿者队伍,有完善的志愿者领导小组、组织网络、工作流程和制度。同时,在全市推广“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的建设,整合公安治安岗亭、城管执法岗亭、公交调度室、医院、窗口单位等多部门资源,建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站”61个,使“学雷锋志愿服务岗”遍地开花。

如今在大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有力促进了城市文明创建迈上新台阶。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周雨婷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