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1990年就成立的老社区,建设社区曾经存在大多数老社区都存在的通病:基础设施差、背街小巷多、老旧房屋密集杂乱分布、环境卫生状况糟糕……
然而借着近几年文明城市创建东风,建设社区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努力向打造舒适便捷、洁亮绿美的宜居、文明、和谐新社区的目标前进。
如今,漫步在建设社区所辖的小区内,处处可见变化:街道整洁、车辆停放整齐、商铺外齐内美、门厅院里粉刷一新、背街小巷文化上墙。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社区居民无不称赞拍手称赞。
硬投入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8月29日早上,家住金色华府小区的刘奶奶带着孙子在自家楼下健身休闲小广场玩耍。看着修葺一新、干净整洁的广场和新增的健身器材,刘奶奶竖起了大拇指:“以前这里就是一块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堆放着一些建筑垃圾。由于无人管理,有时候一些人不自觉地把生活垃圾也往这里丢,导致环境卫生非常差,时间一长,小区居民也都是怨声载道。不过现在好了,文明创建之后,社区帮我们把这块空地也利用起来修建了一个小广场。环境变好了,大家平时还有个休闲健身的场所,好得很!”
东岳花园菜市场(大冶丝网厂)一直以来就是建设社区环境脏乱差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平日里,菜市场外,污水横流,鸡毛鸭毛、鱼鳞到处都是;菜市场内,管理混乱、摆放无序。市场外的经营户还私自凿洞排污水,一到夏天气温升高,废弃物腐烂发出一阵阵恶臭,周边居民苦不堪言,纷纷要求对市场进行整改。
接到诉求,社区干部多次主动上门找丝网厂厂长石代林、东岳街办领导一起协商整治事
宜,还走访小区居民,征求居民意见。最终一场对菜市场内、外环境规范整治行动迅速启动。
市场内,对经营区域进行了划分,墙壁重新粉刷,还为经营户搭建做生意的台子;市场外,修建一条长60米、宽0.8米、深1米的排污沟。一番治理下来,这个小区内的菜市场环境得到很大提升,既方便了居民,也规范了市场的经营秩序。
采访中,居民们纷纷告诉记者,自从文明城市创建以来,社区环境真是翻天覆地大变样。曾经的卫生死角没有了、牛皮癣也不见了、绿化增多了、文明宣传栏随处可见,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有活力。据悉,自文明城市创建开展以来,建设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宣传、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志愿服务活动,共发放文明创建宣传资料、图册累计46000余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次;清运垃圾、杂物40余吨;清除牛皮癣小广告38000余处;绿化美化面积5200平方米;整治路段8处;安装、更换路灯26盏;添置健身器材19套;修缮公共服务设施13处。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硬投入使建设社区改变了过去老社区给人一贯的印象,美、洁、亮成为了社区的新名片。
软宣传 全力营造文明氛围
普化巷,曾经破败不堪的一条背街小巷。今年上半年,在建设社区的着力打造下,一条“普化巷楷模好人宣教主题文明长廊”出现在市民眼中。粉刷一新的墙面配合长长的一条绿化带让人眼前一亮;文明长廊标识牌、简介牌、市民公约牌、楷模(好人)榜、文明榜等公益广告牌填满墙面;干净整洁的路面让人不忍心往地上丢一点垃圾。
以点带面,就是这么一条文明长廊,融合了社区开展的文明楼栋、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评选等“个性”特点,内容设计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深度诠释,让群众爱看爱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采访中,一位家住普化巷的大娘看到自家的油烟口处黑色油腻较多,与新粉刷的墙面格格不入,自己主动搬来了一把椅子,站在上面清洗油烟口。文明的因子,似乎已经走进社区千家万户百姓的心中。
6月29日晚7点,建设社区“纪念建党96周年,党建引领幸福小区暨共创全国文明城市”文艺晚会如期举行。期间,主持人与台下观众进行了两轮文明创建知识抢答互动。虽然下起了星点小雨,群众的热情丝毫未退,冒雨为台上的演员的精彩演出热烈鼓掌。以文艺晚会的形式向党的生日献礼同时也向居民宣传文明创建是全市首创,引得其他各个社区争相学习效仿。
医疗服务、治安巡逻、宣传策划、助老扶残等7支志愿服务队为建设社区在文明创建中增光添彩。在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总是一马当先,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递给每一位社区居民。
谈心室、医疗保健室、四点半学校、老年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一个个便民服务场所的设置,让社区居委会成为居民温暖的“家”,社区工作人员就是他们能相信依靠的“家人”。
文明创建以来,建设社区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居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在社区大家庭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温暖,更多的人选择了奉献,争当文明的传播者,积极参与到文明共建行动中来。曾经稍显落败的老社区,如今又显得活力充沛、生机盎然。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周春明 文/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