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作为大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一直以来都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通过大力开展“进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促增长”活动,落实“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截止到8月份,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6.05亿元,同比增长23.62%,特别是近两年,新增规模工业26家,为建设“三个大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技改盘活 传统企业焕发新光彩
湖北实美科技有限公司以加工建筑铝型材为主,行业竞争压力大发展乏力。今年,高新区为该企业量身打造高性能铝合金零部件高压铸造及加工生产线技改项目,通过技术升级生产工业铝型材,并将铝制品应用到家居门窗等领域,拓宽经营范围,帮助企业谋得新天地。
这只是该区开展技术改造项目的小小一幕。今年来,华兴玻璃、华夏铝业、艾博科技等17家企业计划投资4亿元进行生产性厂房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与此同时,该区还出台《2017年盘活企业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困难。博雅饰品是一家以生产中、高档流行饰品为主,集研、产、销为一体的时尚饰品企业,因土地转让问题导致企业融资困难,无法持续生产。为此,该区专门组织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为企业借资1000万,在此基础上还提供1800万的过桥资金办理转让手续,并积极协调土地证件办理。目前,博雅饰品正在参加中国西博会产品展销活动,今年1—7月,该企业实现外贸出口共计642万美元,打破去年零外贸出口的窘境,发展前景光明。今年,普鸿德电缆有限公司在该区的引导下,利用现有厂房进行招商,通过引进新能源高科技企业落户,形成配套生产的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焕发出新光彩。
贴心服务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高新区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副科级干部以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企业包保专班,开展大包保大服务活动。
“我们企业之前因为厂房建设遇到问难,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跟高新区打电话寻求帮助,没想到工作专班15分钟就赶过来帮我们解决,真是企业的‘110’啊!”某铝材厂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道。对此,该区负责企业服务的东风路街办党委副书记吴永文告诉记者,只要企业有困难,包保专班就会第一时间赶到。同时落实“副科级干部一对一包保”责任,对全区所有规上工业、重点盘活和培育新进规企业落实大包保大服务全覆盖。要求各企业(项目)包保责任人负责协调联系市领导和挂点服务单位,深入包保企业进行情况摸底,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召开现场协调会,积极协调、主动化解,同时对涉及多部门关联职责的难题及时上报市工作专班,专题研究解决。
此外,企业要发展,关键在资金。为切实化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该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甘霖贷”项目,积极为企业申请。2016年,该区为园区25家企业争取“甘霖贷”1.21亿元,2017年,已为12家企业争取“甘霖贷”4200万元,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发展需求。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王悠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