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龙角山、铜绿山、铜山口三个资源大镇被相继撤销建置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何破解资源枯竭带来的主导产业衰退、失业贫困人口增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难题?资源枯竭后大冶何去何从?大冶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转型,必须转型!“早转柳暗花明,晚转山穷水尽”。站在转型风口上的大冶构建了“4+1+2”产业体系,向解放思想要动力、要效率、要发展,坚持工业强市,激活发展新引擎,展现出大冶人转型的毅力担当,也全面开启大冶转型发展新征程。
推进产业转型 打通城市发展血脉
在金牛镇堰口村金华庄园,小桥流水、绿草如茵,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内人头攒动。在今年的十一前夕,一场以养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节盛大开幕。庄园董事长唐金华,去年追加投资4.56亿元建老年公寓,年底投入使用,可为800位老人提供医养结合的生态旅游养老服务。
再往前推整整三个月,第一辆“大冶造”汉龙汽车整车下线。汽车产业将成为一股新鲜血液,融入大冶城市发展血脉。
亿赞普跨境电子商务、美吉特、居无忧电商平台等一批电商项目纷纷进驻,搅动了商贸、物流业“一池春水”。到目前为止,大冶已发展电子商务企业400余家,注册大中型物流企业约60余家。
在十年全面转型发展探索中,大冶以园区为平台、项目为抓手、招商引资为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接续替代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向多元化、集群化、高端化迈进,创造了惊人的“大冶速度”,为实现大冶“十三五”期间“经济总量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0亿元;在全省县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全国百强’第二方阵”的三大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年间,大冶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优先保障安居建设、教育发展振兴、医疗卫生提升、文化发展繁荣、扶贫解困行动等民生工程,大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十年来,大冶紧抓生态环境这一资源型城市转型重点,开展了“四治”工程和“五边三化”综合整治,在节能降耗、土地复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山清水秀、路畅城洁、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大冶”建设进程;推行节能环保专项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创新生态环境预防、治理和建设工作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出台差异化政绩考核办法。
创新产业体系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重点是产业转型,难点也在产业转型。调整产业机构,转变增长方式是城市转型的点睛之笔,破题之举。
2016年2月,市委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构建“4+1+2”创新产业体系。“4”,即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等四大产业集群;“1”,即对接武汉的电子信息百亿产业集群;“2”,即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两大产业集群。
转型升级,产业为帆。扬帆远航,只欠东风。产业结构优化的张力,已逐步体现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项目建设的直接动力。大冶先后成立了38个招商分局,选派了200多名优秀干部奔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武汉城市圈等地区,积极围绕“4+1+2”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全领域、产业链”招商活动。
其做法是建立“1+N”招商体系。即一个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招商引资工作,“一组商会平台、一片招商区域、一位片区总协调领导、一名责任领导、一支招商专班、一个协调分局开展具体的招商及落地活动。在此基础上,我市还整合了部门单位资源,全市所有乡镇、街办、经济开发区和18家市直部门,各精选3人组建一支全脱产招商专班,形成上下联动、条块整合、全市一盘棋的招商大格局。此外,聘请政府高级雇员,引进名校毕业且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招商队伍,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
随着自身软硬环境的持续改善,一大批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现代农业、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纷至沓来,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为了保证项目落地开花,大冶先后建立“领导小组+指挥部”“四个清单”等工作机制。工作专班实行全程保姆式驻场服务,坚决清除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拦路虎”,持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转型升级 开启转型全新征程
我市具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近些年来,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市传统产业遇到了一些问题。
千道理、万道理,加快发展是硬道理;千理由、万理由,阻碍发展就不是理由。2017年8月,大冶市委召开六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大冶市委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加快转型升级的决定》,向解放思想要动力、要效率、要发展,坚持工业强市,全面开启大冶转型发展新征程。
为了解决转型发展中存在的思想问题,把现实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发展优势变成发展强势,今年7月,大冶在全市开展了以“学习劲牌、解放思想,全面转型、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铜都大地迅速掀起了解放思想、赶超跨越的热潮。
为了确保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市委号召全市上下内学劲牌、外学永康,以劲牌为解放思想的学习标杆,真正做到“五学五查五看五新”;为了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发展优势,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面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并用“一号工程”来保证“第一要务”,加快建成“4+1+2”产业体系。为了加快转型发展,大冶市突出提能善政,牢固树立“个人埋头干事、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关心”的用人导向,解放思想用干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注意力凝聚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主战场上来,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石教炼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