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文物资源保护与转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世界矿冶文化名城、华夏青铜文明圣地”的建设,突出规划引领、考古先行、文旅融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保护利用上,2024年,我们积极向上争取文物保护项目3个,资金5300万元,到位资金2009万元,其中春秋采矿遗址保护展示提升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更好地展示古代采矿技术,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教育研究上,我们建设了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为代表的30多个自然和人文景点,坚持博物馆展览与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相结合,现代采矿机械与古代采矿工具的展示相结合,展出春秋遗址发掘现场与宋代冶炼发掘现场相结合,彰显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中国青铜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与突出贡献,创作沉浸式舞台剧《因为青铜》,改造四方塘研学工坊,开展柯锡太冶炼遗址的考古发掘,强化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传播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打造“青铜源·铜绿山”基本陈列时,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运用最好的文物展品、最通俗的语言表达、最先进的展览技术,如移动滑轨屏、纱幕投影、三维全息、幻影成像、裸眼3D、地踩屏等数字技术,使展览既好看又好玩。为了擦亮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文化名片,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我们先后开展了5.18“与博物馆同行”系列文化活动、全国考古遗产保护与社会价值传播学术研讨会、“青铜源·铜绿山首届新春灯展”,参与了“遇见百件荆楚瑰宝”抖音短视频话题、“百校百馆”上线、“铜话”故事大赛等活动,2024年共接待游客554722人,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青铜文明的保护利用成果。《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系列短视频,被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评为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优秀项目。先后被评为“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十佳案例”“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优胜奖、“湖北省第三批文化遗址公园”“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学术论文集等,不断挖掘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文化内涵。
新征程里,我们将按照“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将申遗工作与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景区紧密结合起来。一是组建工作专班,科学制定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二是加强遗址保护,加快推进遗址本体文保工程的实施;三是加强环境改善,加快“专精特新”项目和铜绿山片区乡村振兴项目的谋划,做好周边环境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考古发掘,持续开展柯锡太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加快出版四方塘考古发掘报告;五是加强合作交流,拓展与高校、专业机构合作,坚持举办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不断提升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申遗赋能添彩。
(作者: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正盛)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