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大冶】学习江阴发展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保安

云上大冶报道 2025年6月,我有幸跟随大冶市党政代表团到江阴市考察学习,一路诸多见闻、诸多感悟,江阴产业之活、发展动能之强、基层治理之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座城市的成功实践,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保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一、江阴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一)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江阴作为长江下游溯江而上的“首港”,坐拥63公里深水岸线、67个万吨级泊位,盐泰锡常宜铁路与南沿江高铁“十字交会”,使江阴升级为区域高铁核心节点,拥有江阴长江大桥与江阴靖江长江隧道,进一步破除了南北阻隔的发展壁垒。江阴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立体化交通体系,将交通与产业、科创、开放深度耦合,构建起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枢纽优势。

(二)坚守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江阴坚持把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轴,清晰规划“345”现代产业集群目标,既促进了特钢新材料、高端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材料研发-高端制造-服务增值”全链条延伸,又在远景风电、双良光伏、霞客湾半导体等新兴和未来产业上实现突破。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七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35%、高新技术企业达1200家等亮眼成绩,充分体现了实体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成效。

(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定力。江阴从2016年绘就“南征北战、东西互搏”的总战略,至今仍坚守。正是这种对既定战略的矢志不渝、久久为功,才让江阴的产业根基愈发雄厚、创新动能愈发澎湃、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最终铸就了全国县域经济“二十二连冠”的非凡传奇。

二、保安奋进的方向

(一)紧抓交通发展机遇,积极融圈入群。《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将保安纳入“黄石—大冶组团”拓展区,政策机遇交汇叠加,保安将发挥武汉、鄂州、咸宁、黄石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抢抓武阳高速、机场高速、兴业大道等重大交通项目落地机遇,加快构建对外联通的交通大循环,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交通物流保障。同时,逐步完善镇域交通“内循环”,做好城乡道路改造、建制村双车道建设,推进镇区、工业聚集区主要道路提档升级和基础网络延伸,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二)夯实工业经济基础,激活镇域经济发展。一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底盘。聚焦绿色建材、装备制造、包装材料、服装纺织、传统石雕等5个制造业方向招引优质项目,培育优质企业,支持引导尖峰水泥、正祥环保、腾索科技、盛世景恒等重点规上企业就地扩大投资,推动建材类、包材类、服装鞋帽类企业在保安抱团发展、集群发展。发挥区位优势紧盯武汉招商引资,做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新基地。二是技改升级传统资源型企业。重点发挥尖峰公司龙头作用,推进尖峰水泥熟料生产线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打造尖峰“绿色工厂”“绿色矿山”,带动东固混凝土、力合绿色建材等本土10家规上建材企业实施环保设施改造,实现全镇建材企业向绿色低碳采冶、绿色制造方向转型提质。三是优化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秉承“尖峰无小事”,处理好企业生产与周边村湾的工农关系,让龙头企业安心发展,将地方资源实实在在转换成地方财富;充分盘活金塘园区工业园闲置厂房,鼓励腾索科技、盛世景恒、钜峰制衣、兵诺电子、永弘毅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采取“先租后建”的模式落户保安,降低项目初期投资压力,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灵活性和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为镇区内特种服饰、包装材料及汽车零配件等生产企业牵线搭桥,寻求武汉校企合作及大冶市内上下游市场,引导老牌换热器制造企业在专注领域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能,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以实干务实的作风赢得企业认可,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三)立足特色资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提升城镇综合品质。发挥保安千年古镇、商贸重镇的优势,在做强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推动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一并提高、共同发展,加快推进就地城镇化。同时,依托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和水环境治理,加快实施“擦亮小城镇”项目,提升小城镇品质。二是绘就和美乡村画卷。以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试点建设为契机,将试点内6个村按照城郊融合、乡村旅游、农业生产等3大类型实施分类改造,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共同发展。同时,按照“村内村外一体”的建设思路,不断完善灌溉、排水、道路等设施,把乡村和农田一体谋划打造,绘就“村在田里、田在村间”的和美乡村画卷。三是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沼山古村桃乡景区,统筹政府、市场主体、群众等多方资源做精做优实景演艺、乡村民宿、农村康养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让乡村旅游成为新潮流,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

见贤思齐学经验,起而行之见真章。保安将充分学习江阴发展经验,在做强工业、提升集镇品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真抓实干,为大冶“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贡献保安力量!

(作者:保安镇党委书记 金艳)

一审:陈 雪

二审:周春明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