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办实事解难题】一线协商助力路灯照亮村湾夜空

云上大冶报道(通讯员 汪露 记者 熊业欣)8月11日,保安镇金塘村吴家咀湾的门口塘边,新装的太阳能路灯洒下清辉,下夜班的工人哼着小调归家,几位大妈手拿蒲扇在灯下闲话家常。“再不用摸黑提心吊胆了!”村民尹大叔指着延伸至湾组深处的灯带感慨。这一抹暖光,源自一场扎在泥土里的民主协商。

今年3月,金塘村政协联络室民情恳谈会上,“湾子深处黑灯瞎火”成为村民集中倾诉的忧心事。“主干道是亮了,可我们住在湾子最里头,晚上回家要摸黑走好长一段路,真怕老人孩子摔着。”村民代表张大妈直言不讳。另一位村民老吴也补充道:“门口塘那条小路没灯,晚上都绕着走,就怕不小心掉下去。”

驻室政协委员朱世祥将村民的焦虑记在心里,当即带着村联络员夜访枣儿园湾、竹林湾等4个自然湾,用脚步丈量出23处照明盲区。问题迅速上报至市政协后,市政协召集驻室政协委员、相关单位负责人与村民代表,在塘埂边召开现场协商会。

“农村亮化是民生底线工程,必须靶向破题!”市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倪彩勇在现场点题。“这23个点,主要集中在三个类型:村内道路急弯处、人口密集区域与主路连接线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塘岸、陡坡旁。”倪彩勇和朱世祥拿出地图,逐一说明。

在市政协的协调下,市农业农村局调拨了50盏太阳能路灯。面对调拨来的50盏太阳能路灯,如何公平、科学、高效地“装在哪”“怎么装”,成为协商的核心议题。

协商会上,讨论热烈而务实,“我建议,路口交会处、学生放学必经路,还有这个陡坡塘岸必须优先!”一位带孩子的母亲急切地说。“急弯处和没有其他光源的深巷子也要重点考虑。”另一位村民补充。会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综合考虑安全风险、人口密度、现有光照条件等因素后,最终票决通过“路口优先、急弯加装、塘岸布防”三大安装原则。7月中旬,严格按照协商共识安装的50盏太阳能路灯工程全线竣工。

如今,古树旁、村道边、塘岸处,50盏路灯如繁星串联成网,1200余位村民的夜行安全网就此织牢。一盏灯,映照履职初心;一线协商,激活基层善治。金塘村的灯火背后,正是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生动诠释。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