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遇上“秋老虎” 中医支招防秋燥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郑甜甜)长达30天的三伏天正式落幕,但“秋老虎”依旧威力不减。这种出伏后的短期回热天气究竟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市民又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与养生调理?8月19日,记者在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看到,医生们正忙着为患者把脉问诊,仔细聆听患者症状描述,耐心解答患者健康疑问,并提供专业的养生指导。

“前几天总觉得嗓子干、咳嗽,晚上吹空调后还有点鼻塞,就来看看。医生说我这是‘秋老虎’引起的秋燥,让我多吃梨和银耳,还教了我按太渊穴的方法,现在心里踏实多了。”刚结束问诊的市民李女士说道。

据市中医医院医生介绍,“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期回热的35℃以上的天气,持续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这种天气具有高温、干燥和昼夜温差大等特点,稍不注意就容易引发身体不适。

“这段时间,人体很容易受秋燥侵扰,而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忽凉忽热的气候也容易使老人、儿童感冒;很多人为了降温猛吹空调、狂吃冷饮,也会损伤脾胃,导致湿气内生。”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周浩说道。

针对这些健康隐患,医生建议除了运用中医保健方法外,更需顺应时节,主动调整饮食、运动、作息和防护习惯。

“日常保健方面,常按太渊、足三里等穴位,也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中医外治调理脾胃。”周浩说,同时保持心情平和,饮食上多吃银耳、百合、梨、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适当锻炼,尽量选择平缓轻松、出汗较少的运动,例如散步、八段锦等,注意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根据气温的变化来增减衣物,尤其是夜间要注意保暖防寒。

一审:陈 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