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大冶】比学江阴争一流 精管善治惠民生

云上大冶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鼓足干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当前,站在比学江阴、对标先进的关键节点,东岳路街道将紧扣“聚焦支点建设,聚力五大攻坚”主线,把握中心城区定位,对标江阴市“科创+产业”双轮驱动模式,以真抓实干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破解“传统商贸业强、新兴产业弱”的结构性矛盾。

一、对标先进找差距

(一)科创转化效能待提升

江阴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4个千亿级、3个500亿级、5个百亿级”的现代产业集群,利用“科创飞地”将他山之石转化为发展的内生动力,创造从“泥腿子”到“中国资本第一县”的发展奇迹。对比自身,我们虽引入跨境电商企业,但科技转化率不足,高新技术企业屈指可数,需强化与武汉科创资源对接,探索“研发在光谷、转化在大冶”的协同机制。

(二)城市更新深度不足

江阴“全要素更新”强调生态化、宜居化、智能化并举,真正实现“城市更新,民生先行”。2024年东岳路街道老旧小区改造房屋74栋,惠及居民2464户,但智慧社区覆盖率较低,适老化设施仅建成3处。需借鉴江阴“精管善治”经验,以城区各条主要道路及核心商圈功能品质提升等公共工程为重点,以涉及民生的老旧小区和地下管网出新改造为要点,加快推进荟萃、车站等完整社区建设,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

(三)治理效能与开放水平不匹配

江阴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和274名网格长、1.3万名网格员的强大队伍,建立“网格+警格”联动机制,让基层治理“地上有格、格中有人、人能管事”,把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9.5%以上的高水平。对比自身,东岳路街道网格员流动性大且专业化水平不足,需深化“1+2+N”社区警务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共担、平安共防、稳定共抓工作机制,加快提升基础防范能力,并推广“政务服务驿站”进商圈,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因地制宜谋发展

(一)聚焦经济建设,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东岳路街道固定资产投资1-6月份累计完成2697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月份累计完成34785万元;工业总产值1-6月份累计完成11407万元;财税收入1-6月份累计完成38333万元,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下半年我们将继续锚定年初既定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精准施策,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攻坚项目建设。加快墈头老街更新改造(二期)、大冶湖学校(小学部)等在建项目进度,推动早日入库纳统。力促国贸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原三医院大楼、吾悦广场“潮玩食集”美食街等重点跟踪项目签约。奋战一百天,加快长城4S店项目、二手车市场早日建成运营、发挥效益。二是做好招商引资。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抢抓武鄂黄黄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发展机遇,围绕龙翔科创园、跨境电商、闲置楼宇开展定向招商。持续开展“双千”活动,全面助力高铁新区建设,围绕新区定位精准招商,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展厅、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等招商项目,做好五星级酒店、仙岛红新中式茶饮加工等项目跟踪服务,全年完成新签约项目4个以上,总投资额25亿元目标。三是狠抓进规进限。按照行业类别、入库门槛,摸排建立后备“四上”企业培育库,采取班子成员包保,针对性开展培育服务,全流程指导潜力企业“小进规、小进限”申报,确保全年完成“四上”企业进规进限18家。

(二)聚焦精细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美好家园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深入学习领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一是加强完整社区试点建设。以荟萃、车站入选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为契机,围绕完善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环境、推进智慧服务、健全治理机制等方向持续发力,总结推广“老社区新服务”经验,让完整社区建设成果更好惠及百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深化市容环境建设。聚焦品质提升攻坚行动,全力服务好尹家湖西南岸、尹家湖东路建设。紧盯“重点领域、关键部位”,按照“全覆盖、无缝隙、精细化”要求,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集市周边等重要区域展开“地毯式”排查,持续深化环境整治,通过“常态化巡查+靶向式整治+长效化管控”三位一体模式,让城市颜值永驻“美颜模式”。三是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墈头老街品质,让老街焕发新生机,积极打造儒学路、黄狮蟹、徐家垴等特色街区,坚持历史风貌保护、文化底蕴挖掘与现代功能提升深度融合,注重保留老街巷的形态与空间尺度,探索“古今交融、形神兼备”的更新实践,让老街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引擎”。

(三)聚焦民生福祉,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对民生福祉念兹在兹,东岳路街道广大干部群众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根本指引,聚焦文化创新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兴业富民等攻坚行动,全力推动保民生与促发展良性互动。一是优化政务服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重要抓手,加大网格员和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在便民服务上做“加法”,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进商街、进小区、进广场”活动,做实预约办、陪同办、代理办、上门办。二是关爱特殊群体。照顾好“一老一小”,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养老床位项目落实。加强幸福食堂、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管理。落实孤儿助学,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辅具适配、居家托养、就业培训等工作。兜牢保障底线,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补贴资金,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三是丰富文化生活。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需求,积极联系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等共同参与,整合各方资源,发展壮大基层群众文艺队伍力量,形成多元聚力文化共建模式。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聚焦理论宣讲、学习教育、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内容,着力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文化阵地,让文化服务从“云端”落地为触手可及的温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比学江阴争一流,对标先进跨千亿”的关键节点,东岳路街道将以“勇挑大梁”的勇气,一盘棋抓统筹、一条心抓工作、一股劲抓落实,用实干、实效为大冶“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贡献力量。

(作者:东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冯猛)

一审:璩 靓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