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柏蔷薇)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今年以来,灵乡镇子山村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探索发展鳝鱼养殖,不仅让闲置的山塘活了起来,更蹚出了一条特色养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8月21日,在灵乡镇子山村的鳝鱼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网箱在池塘中整齐排列,每个网箱内都用绿色的水草营造出舒适的生态环境。养殖户划着小船、手提饲料桶,熟练地往网箱里投放饵料,水面瞬间热闹起来,一条条滑溜的鳝鱼探出头争抢食物,顷刻间便将饲料抢食一空。
“7月份投放的鳝鱼苗,现在正处于最关键的投喂阶段,我们每天下午4点至5点开始投喂,投喂跟得上,鱼儿才能长得快,年底才能卖个好价钱。”子山村党总支书记汪家顺说道。为提高鳝鱼品质和抗病能力,他们用鲜鱼制成鱼浆作为主饲料投喂鳝鱼,并适时添加蚯蚓和少量中药材,让鳝鱼少受病害影响。每天,养殖户都会查看鳝鱼的生长及健康情况,及时调整饲喂方法。看着一天天长大的鳝鱼,养殖户们的脸上满是欣慰。
子山村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山塘和闲置鱼池,具备发展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然而,过去村集体产业较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为改变这一现状,在灵乡镇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村“两委”多次前往仙桃、孝感和江西等地,深入考察学习特色水产养殖经验。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他们最终选定了鳝鱼养殖作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今年,子山村采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共计投入80余万元资金,利用村里的闲置山塘养殖鳝鱼,400个标准网箱在子山村“安家”,首批鳝鱼苗顺利投放。“目前网箱养殖占地面积20亩,整个山塘有50亩,我们先做试验示范,如果后期效益好,我们会扩大养殖规模。”汪家顺介绍。
据了解,预计到11月份这批鳝鱼可以上市,400个网箱总产量可达2万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场价每斤40元计算,总产值可达80万元左右,可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小小鳝鱼不仅鼓起了村集体的“钱袋子”,也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基地常年聘用20余名村民参与日常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张友春表示:“我每天负责检查鳝鱼生长情况、傍晚投喂饲料,月工资4000元,挺不错的!”
如今,子山村正朝着“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稳步迈进。
一审:陈 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