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陈婷)2025年,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再次印证了还地桥镇的强劲实力。在日前发布的《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中,还地桥镇荣登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位列第20位,大幅前进8位。排名的跃升,是区域经济活力、发展质量、综合实力的最直观体现。
还地桥镇强劲的发展势头从何而来?其高昂奋进的动力源是什么?答案,就藏在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里,藏在镇政府与企业高效互动的细节中,更藏在一张以“营商环境最优”为目标的“全周期服务”蓝图里。
渤海生物——10个月见证“落地即投产”
8月的还地桥镇,热浪袭人,但比天气更热的,是湖北渤海生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生物)生产车间的生产热情。各条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忙碌而有序。这家以尖端聚苷生物技术为核心,应用于磷复肥生产的高科技企业,从破土动工到生产线生产出合格产品,仅仅用了10个月。
渤海生物机械臂抓取码好产品
“目前我们的产值已经突破4亿元,今年力争达到10亿元。”渤海生物副总经理徐开政介绍,“二期的筹备工作已经就绪,即将开工建设。待一、二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我们将形成年产60万吨、总产值20亿元的产能。”
渤海生物厂区
从一片空地到产值数亿,渤海生物的快速成长并非偶然。徐开政感慨道,企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感受到了当地政府“推背式”的服务。“建设初期,我们就遇到了地基爆破的棘手难题,如果按常规流程,可能会耽搁一两个月。但镇政府第一时间牵头,协调公安等多个部门现场办公,特事特办,一周内就彻底解决了问题,为我们抢回了宝贵的工期。正式投产后,‘招工难’又成了新挑战,镇政府组织专场招聘会,帮我们打通了人力资源的‘最后一公里’。这种服务,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搞建设、抓生产、拓市场。”
力拓桥科——4个月实现“签约到满产”
同样令人惊叹的“还地桥速度”也发生在湖北力拓桥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拓桥科)。这家专注于桥梁防撞高新装备研发与制造的“隐形冠军”,其产品是国内众多跨江跨海大桥的“安全卫士”,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8%。今年3月,力拓桥科正式签约落户还地桥镇;7月,其生产线就已开始源源不断地交付产品;截至目前,订单已排产至12月,实现了“投产即满产”的开门红。
力拓桥科生产车间
“这里的服务效率,是我们选择落户并能迅速发展的关键。”厂长闻凯对镇政府的“保姆式”服务赞不绝口,“从项目注册、办理营业执照,到水电开户等各项琐碎事宜,都有专人对接、全程帮办,我们几乎没操什么心。甚至在试运行阶段,政府就未雨绸缪,为我们精心组织了一场招工仪式,精准解决了我们的用工需求。在这里,‘有困难找政府’绝不是一句空话,任何问题都能得到第一时间的响应和解决。”
力拓桥科展示厅
据闻凯介绍,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产能5000吨,年产值超1.2亿元。同时,该企业已与大冶市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链龙头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每年锁定3000吨的优质原材料供应,真正实现了“大冶造、全国用”的战略布局,强化了还地桥镇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产业地位。
全生命周期护航企业发展
企业的快速发展,绝非偶然。还地桥镇深刻认识到,企业是经济的根基,是发展的引擎,而优质的营商环境则是滋养企业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为此,还地桥镇建立了责任包保制度,并成立了由25名精干力量组成的专职企业服务专班。
“我们专班所有人,从招商阶段就开始介入,与企业对接,指导企业顺利投产并健康发展。”还地桥镇经发办相关负责人余军武解释,专班对全镇117家“四上”企业进行分区包保,形成“一企一档”的动态管理台账。“企业有任何困难,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解决。”余军武说道。
真金白银的投入、真心实意的服务,最终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今年上半年,还地桥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1.49亿元,工业投资增速高达64.83%,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像渤海生物、力拓桥科这样快速成长的企业,是不断集聚的产业动能,是日益厚实的经济家底。
“我们将进一步织密产业集群‘生态链’,让产业成群成链,发挥‘1+1>2’的集聚效应、放大效应,形成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还地桥镇党委书记朱勇强表示,将进一步锚定目标、加压奋进,为我市“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作出更大贡献。
一审:璩 靓
二审:范先浩
三审: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