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刘娟)男友跨省追讨“五年感情”债,三次赶赴大冶扬言闹事;民警联动多部门普法说理、情理兼顾,最终化解僵局。近日,东岳路派出所通过“警调衔接”机制,成功平息一起情感纠纷,让当事人重拾平静生活,尽显基层治理的“温度与速度”。
时间拨回到8月9日,东岳路派出所接到女子程某急促报警:男友张某某(河南籍)正乘高铁抵达大冶北站,扬言要上门闹事。原来,二人曾在温州合伙开水果店,今年因生意亏损双方频繁争吵,感情彻底破裂。程某无奈回大冶老家提出分手,张某某却情绪失控,多次跨省追至程某住处,甚至发出威胁,矛盾不断升级。
“第一次接警后,我们立刻联合铁路派出所,在高铁站截住张某某并带回所里。”东岳路派出所副所长张政权回忆,派出所当场组织初步调解,反复劝说张某某冷静,最终张某某同意先返回温州,留程某在老家调整心情,双方通过电话沟通。
然而,调解仅隔一天便生变数。8月10日,张某某再度从温州赶至派出所,称程某删除拉黑和他的所有联系方式,无法沟通。民警再次通知程某到场,耐心引导张某某理性看待分手,但其情绪激动,拒绝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撂下“无法接受分手”的话后,当晚自行返回温州。
8月12日下午,张某某第三次跨省而来,一到派出所便情绪失控,直言“必须让程某跟我回温州,不然就去她家闹”。当班民警迅速上报所长卢海涵,面对这一僵局,卢海涵当即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联合街道调解委员会、综治办、平安办及社区召开紧急警情分析会,针对张某某的情绪特点和纠纷核心,制定“普法+共情”的双轨调解方案。
调解现场,双方分歧较大:程某明确表示“彻底结束感情,互不打扰”,张某某则坚持“同居近五年,就是合法夫妻”,不愿放手。“首先要打破他的认知误区。”卢海涵带领团队现场普法,清晰讲解“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法律区别,明确告知其“闹事”的法律后果;随后又从情理切入,聊两人五年相处的点滴,劝其“好聚好散才是对过去的尊重”。
多轮沟通后,张某某逐渐平复情绪,意识到自己三次跨省冲动行事的不妥,最终放下执念,主动表示“做不了夫妻,也能做朋友”。当程某与张某某握手的瞬间,这场持续三天的跨省情感纠纷终于画上句号。
目前,张某某已返回温州,两人各自恢复正常生活。事后,程某和张某某均向东岳路派出所及联动部门发来微信,为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和负责态度点赞。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