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柏蔷薇)不久前揭晓的2025年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灵乡镇位列第22名,较去年前进7位。这一持续跃升的轨迹,标志着灵乡镇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进入了提速换挡的新阶段。
从依赖资源的传统工矿大镇,到产业集群动能澎湃的现代化强镇,灵乡镇的进阶之路清晰而坚实。其强劲的发展活力与综合竞争力,源于深耕主导产业、妙手盘活闲置资源,尤其是对绿色新动能的前瞻培育,书写了一座工业重镇转型升级的精彩答卷。
盘活存量资产,筑牢产业“基本盘”
面对经济转型中的阵痛,如何处置“沉睡”的资产,是许多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共同难题。灵乡镇交出了一份“精准招商、链式盘活”的优秀答卷。
7月29日,灵乡镇灵成产业园内,大冶市旺成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铸造高炉技改升级项目成功点火投产。
旺成公司拥有一座300立方米的铸造高炉及烧结车间、喷煤车间、铸铁车间、汽轮发电站等资产,日产1200吨铁水,可以支撑6—10个下游企业,一度经营红火。2022年,因资金链断裂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停产。
在危急时刻,大冶市迅速成立破产重整工作领导小组,28家部门协同,全力盘活高炉,最终引入同在产业园的湖北翊通铸业有限公司。翊通公司投入2亿元资金,进行全面技改升级。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并强力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在园区另一侧,永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场面同样十分火热。
该企业于2022年12月落户灵乡镇灵成工业园,2024年1月试生产、同年5月正式投产。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装备实力和灵成产业园提供的“保姆式”服务,企业迅速成为园区内一支亮眼的“中坚力量”。
“原来是租用厂房,限制多。现在独立的新厂房可以让产能得到充分释放。”该公司综合部部长王震林介绍。如今,企业月均生产高端模具材料约4000吨,月产值稳定在1500万元左右,产品供应多家中国500强企业。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打造占地33亩的中高端模具生产项目,并同步打造省级模具钢研发中心,将产业链进行深度延伸。
通过“做好减法、腾出空间、优先利用、精准招商”的策略,灵乡镇将闲置资源处置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优先吸引特钢模具、精密铸造、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企业,不仅解决了历史包袱,更筑牢了产业基本盘,让传统优势在腾挪转换中焕发新生。
绿色发展激活“镇能量”,锻造新质生产力
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灵乡镇没有停下转型升级的脚步,而是将目光投向绿色、高端、智能的新兴领域,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镇能量”。
8月21日,湖北坤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套套银色铝合金副车架铸件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轻量化是汽车产业的大势所趋,我们抓住了风口。”坤圣科技总经理姜跃介绍。该公司由江苏锐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铸造及机加工生产线15条,年产能可达150万套,产值达15亿元。
在湖北蒙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内,数控机床林立,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机器人精准作业,正以每日120吨的速度生产电梯曳引机零部件,为国内外电梯行业输送核心动力。
据悉,该企业由苏州蒙特纳利驱动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引进国际最先进的铸造生产线,配备熔炼、造型、砂处理及数控机床加工等设备和工艺,可实现自动造型、自动浇铸、自动落砂、砂型循环利用。所生产的电梯曳引机零部件,目前已跃居湖北省行业产量第一。
新动能加速集聚,创新主体茁壮成长。2024年,湖北蒙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功通过省级认定并上报国家公示为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瑞信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镇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突破1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家,“瞪羚”企业达到5家,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这些企业正成为灵乡镇向新、向优、向好看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链式崛起:一座省级乡镇工业园的奋进史
灵乡镇的辉煌蝶变,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引擎——灵成产业园。作为全省首个省级乡镇工业园,灵成产业园筚路蓝缕23年,先后获批“湖北省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工业园”“湖北省模具产业园”“湖北大冶精密铸造·模具产业园”。
时至今日,昔日乡镇工业园已华丽蜕变。如今,灵成产业园在建或已建成项目68个,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以特钢模具为主导的特钢材料生产与模具加工、精密铸造与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不锈钢制成品加工、装备机械加工组装;一条从铁矿石冶炼到特钢精炼,再到模具轧辊直至装备制造的新型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中部地区特钢、模具、装备制造中心”“湖北省特钢、模具研发、质检中心”“中部地区特钢模具加工交易中心”等宏伟蓝图初现雏形。
2024年,全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4.6亿元,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今年上半年,该镇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计划投资额累计达65.7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发展后劲十足。
从中部百强镇第29位跃升至第22位,灵乡镇的步伐稳健而有力。它的故事,是一个传统工业重镇通过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升质量,实现转型升级的精彩样本;它的实践,证明了乡镇经济只要找准路径、久久为功,同样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炉火重燃,熔铸的是传统产业的根基;“新枝吐绿”,孕育的是面向未来的竞争力。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灵乡镇正乘风破浪,全速前进。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