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机巢筑牢电网“防外破”智能防线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陈婷)“人民医院路口有施工现场,请立即前往巡查。”9月14日,在国网大冶市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办公室内,配网保供班班长戴童通过电脑远程操控无人机从自动化机巢起飞,对辖区内重点地段开展空中巡检。实时画面清晰回传至监控大屏,施工现场动态一目了然。

连日来,国网大冶市供电公司创新引入无人机机巢系统,开展配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巡查,以“智能巡检+实时响应”全面升级电网防护模式,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新动能。

“我们通过无人机机巢对配电线路下方及电缆地埋区域周边的施工情况进行高频次、高效率的空中巡检。借助实时回传画面,可第一时间上报异常情况,协调运检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处理,将潜在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实现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防御’的转变。”戴童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线路保护区内的各类施工活动日益频繁,大型机械作业、市政工程开挖等已成为诱发配电线路外破事件的主要因素。以往依赖人工巡检,不仅耗时耗力、效率较低,还存在地形盲区和响应延迟等问题,难以全面覆盖和及时处置外破隐患。无人机机巢的投入使用,有效弥补了传统巡检的不足。

“与传统巡检方式相比,无人机机巢可实现全自动巡检作业,就像在关键区域设置了自动化、无人化的‘警务哨所’,实现24小时不间断值守,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出警’。”戴童表示。

运检班工作人员补充道:“在巡查到现场施工后,我们会及时告知施工人员地下电缆的准确位置,提醒其避开电缆作业。对于无法避开的情况,建议采用人工挖掘代替机械施工,以减少破坏风险。若发现电缆破损,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固或专业包裹等修复措施,确保线路安全。”

据悉,自8月1日投入使用以来,该无人机机巢已累计识别并处理外破隐患46处,显著降低了配电线路外破事件的发生率,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智能屏障”。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朱树松